大杼穴的功用
时间:2011-08-21 来源:本站 访问量:568
大杼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又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故有宣通太阳、少阳经气的作用,可用于项背肌肉强痛。穴为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可治一切骨病,尤其对于上半身颈项、脊椎骨病更为适宜,有壮骨补虚之效。
1 穴名释义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背中大腧,因在背腧穴之中,它的部位高居于五脏六腑各穴之上,又为在杼骨之端,古名大杼。”“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大椎骨两侧有横突隆起,形似织杼,古称杼骨.本穴在杼骨端故名大杼。
2 定位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简便取穴法:先找到大椎穴(低头,颈背部交界处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而转动者即是第七颈椎,其下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一椎骨(即陶道穴),旁开两横指处是大杼穴。
3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直肌。浅层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结构。
4 临床功用 清热散风,强筋壮骨,宣肺定喘。
5 主治疾病
项背疾患:颈项强、肩背痛、腰背强痛、骨髓冷痛、颈椎病、落枕、腰肌疼挛、软骨病、破伤风等。
胸肺疾患:伤风不解、咳嗽气急、喘息、胸肋支满、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头面疾患:喉痹、鼻塞、头痛、目眩等。
其他:中风、癫痫、虚劳等。
6 临床配穴
常配风池、百会治头痛;
配肩井、天宗治肩背痛;
配曲池、外关治疗发热;
配列缺、大椎治疗颈项强痛;
配列缺、尺泽治疗咳嗽、气喘;
配心俞治疗胸中郁郁《千金》;
配长强穴治疗小肠气痛《席弘赋》;
配曲泉穴治疗风痹痿软《肘后歌》;
配夹脊、绝骨等穴治疗颈椎病。
7 古代文献选粹
《针灸甲乙经.卷七》:“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头痛、振寒、瘛瘀,气实则胁满,夹脊并有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行主之。”《针灸大成.卷六》:“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烦热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仰,痃疟,头旋,劳气咳嗽,身热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筋痉癲疾,身蜷挛急脉大。“《灵枢.颠狂》筋癲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至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医宗金鉴》:主治遍身发热,疟疾,咳嗽多痰。
8 现代研究
用针刺大杼可调整肺功能,增加肺通气量;针刺大杼穴与钙代谢有关,如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可使血钙增加。
广州中医药大学 何桥景 黄维媚 李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