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的英文propolis是由拉丁文“pro-”和“-polis”组成,其中“Pro-”是“在前保护”的意思,“-polis”是“城门.城池”的意思,蜂胶最早就是“在前面保护城门”的意思。
人类对于蜂胶的研究.应用与文字记载,最早始于数千年前的古埃及时代。考古学家发现,在与古埃及木乃伊同期保存下来的有关医学.化学和艺术的草纸书中就有蜂胶的有关记载。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哈罗德斯在他的《历史》著作中提到蜂胶;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传世名著《动物史》第9卷第14章记述了蜂胶的来源以及蜂胶治疗皮肤病.刀伤和感染,指出“这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黑蜡可用于治疗皮肤病.刀伤和化脓症”。古罗马《自然史》的作者太普林尼,在该书中描述了蜂胶的来源及蜂胶可以吸出体内的刺,对治疗神经痛.皮肤病有效。
到1400多年前的公元6世纪,在阿拉伯医书《医典》中对蜂胶特征和用途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并记述了蜂胶(书中叫“黑蜡”)治疗溃疡和净化血液的特征和用途。
公元15世纪,秘鲁人用蜂胶治疗热带传染病。
1899—1902年,英国与南非的战争中,军医用蜂胶与凡士林混合,作为手术后的外涂药。
由于蜂胶数量非常少,产量极低,再加上科技发展水平限制等诸多因素,致使蜂胶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多注意。直到20世纪初叶,蜂胶才引起科研.医学.化工及养蜂者的高度重视,其研究和应用工作才有了飞速的发展。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09年,亚历山大罗夫发表了一篇《蜂胶是药》的论文,报道了他从1893年开始用蜂胶治疗鸡眼的临床效果,认为蜂胶是治疗鸡眼的良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随着科学的发展,分析手段的不断改进,许多国家的科研人员对蜂胶的来源.化学组分.理化性质.生物学作用.毒理.药理.保健功能.深加工技术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间,世界性的蜂胶研究及应用高潮迭起,风起云涌。
1972年,捷克斯洛伐克,首届国际蜂胶大会在此召开。全世界从事蜂胶研究的350多位专家相聚于此,欣喜交流过去研究的成果,展望未来蜂胶应用的光辉前景。
这次国际蜂胶盛会,没有中国人参加,也没有中国的蜂胶产品。
自此之后,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竞相掀起蜂胶应用热潮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蜂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硕果累累。
近几十年来, 国际上关于蜂胶的研究论文有1000多篇。在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还先后出版了《蜂胶的奇迹》.《蜂胶美容健康法》.《蜂胶克服癌症》等几十本蜂胶专著,深受读者欢迎,而且每毫升约含20%的蜂胶液售价高达6-12美元。从日本进口的用巴西蜂胶制作的蜂胶有效物含量15%酒精蜂胶液50毫升/瓶在我国南方售价达到1300多元人民币/瓶。 在我们国家严格意义上讲“蜂胶”一词是舶来品,最早出现于欧洲国家的“古代医药典籍”里面。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本草纲目》传世至今,一般具有药理药效作用的天然物质均收录于此,但是为什么有“蜂蜜”的记载,而没有“蜂胶”的记载,也没有“蜂花粉.蜂王浆”的明确记载,但是有“松香.松脂.松花粉.落蜂房和蜂子”的记载。
自1900年张品南第一个从南阳(日本)引进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开始有了采集蜂胶的蜜蜂。
中国蜂胶是集合了世界各地蜂胶的共性与中国本土植物分泌物的特殊性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伟大的天然物质”,俗称“紫色黄金”.“天然的免疫调节剂”.“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等美誉。
就像一个“在中国具有几千年临床经验的中医郎中集合了他几千年来民间临床经验的药方之精华”,集成了几千味中药的精华于一身,这就是“中国蜂胶”。这个宝藏被我们发现和挖掘出来,为我们的人民造福。因此,我们称蜂胶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天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