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柱穴的临床蜂针治疗作用
时间:2012-11-30 来源:本站 访问量:700
身柱穴(DU12)是督脉的经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身柱,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穴名之意为:身,身体也;柱,支柱也。人的肩之所以能负重荷,是因为有身柱,脊柱是人一身之柱,此穴靠上,犹需其用力负重,故名身柱。该穴名可治咳嗽、气喘、身热、癫痫、脊背强痛等。
1 取穴定位
穴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第3胸椎棘突的取法是:先定第7颈椎棘突,此棘突特别长,当头颈前屈时明显突起,如突起椎多难辨别时可让其摇头,不会动的那个即是第一胸椎,其上面的就是第7颈椎,向下摸3个胸椎棘突下即是身柱穴;或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侧缘连线中点下的凹陷处即是第3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第3、4胸椎间隙,即此穴。
2 穴位解剖
该穴皮肤下是皮下组织,再下是棘上韧带,然后到达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3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3胁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3 临床功效
行气疏风,补益肺气;健脑益智,益肾强腰。
4 主治
咳嗽,气喘,身热,癫痫,脊背强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疟疾,毛囊炎,惊厥,癔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帕金森病,乳腺增生,慢性中耳炎,呼吸道感染。
5 常用配穴
配大椎、陶道、神道、颈百劳治疗落枕和背冷症。
配灵台可治疗寻常性痤疮。
配本神、太阳穴,主治头痛、目眩。
配肺腧、膏肓等穴,主治虚损五劳七伤。
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6 古代文献选粹
古代文献对身柱穴的主治描述有《内经-刺热论》云:“三椎下间主胸中热。”《百症赋》曰:“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针灸甲乙经》:“身热狂走,谵语见鬼,瘛痕,身柱主之;又癫疾怒欲杀人,身柱主之。”《神灸经纶-卷三》:“五痉脊强:身柱、大椎、陶道。”《针灸说约》:“身柱可治头、项、颈、背、肩疼痛,痫,暴怒以及小儿惊风。”《针灸资生经》:“络却、听会、身柱、主狂走螈。”《日用灸法》:“身柱穴在第三椎下,灸治癫狂、劳瘵、小儿惊痫、疳气。”《养生一言草》:“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玉龙衡歌》云:“忽然咳嗽腰背痛,身柱由来灸便轻。”《皇帝明堂经》:“身柱一穴,在第三椎下间宛宛中,灸三壮。主癫狂螈,怒欲杀人,狂走见鬼。”《本经》:“身柱治咳嗽可灸十四壮。”《医学纲目》曰:“咳嗽,取身柱三分,泻三吸;至阳三分,补三呼。不已,再取肺俞一寸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泻六吸。”古代该穴使用灸法与毫针法为多。
7 治疗疾病种类例
7.1 乳腺增生病
这是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女性激素代谢障碍,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或部分乳腺实质成分中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的异常,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参差不齐所致。部分患者的病情与月经周期有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好发于中青年妇女,也就是育龄期妇女。中医称之为乳癖,认为多与情志不遂有关,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蜂针治疗是一种特殊的针灸治疗,它同时具有针、药、灸和点穴治疗的多种疗效。蜂针身柱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之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从而疏通乳房气血,肿块散解,疼痛消失或减轻。乳腺增生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在解剖上,胸3神经分布于此部位,而整个:胸、胁部由上胸段神经分布。蜂针身柱穴,交替配伍陶道、神道、灵台、至阳等穴,可反射性地刺激该部位及整个乳房的神经,必要时也可配合使用胸前部穴位如乳根、期门,及使用局部穴位,从而达到疏通乳房气血、调整代谢功能的平衡,防治乳腺增生作用。
7.2 帕金森病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的锥体外系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为主要特征,还可出现认知或精神异常、睡眠障碍、至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等。属于中医学“颤证”、“震掉”的范畴。本病最大的危害在于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并出现多种并发症,现暂无根治帕金森病的医疗技术,所以当前的治疗重点是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蜂针治疗帕金森,有很大优势,蜂针身柱穴可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平衡阴阳,濡养经筋,以减少震颤、肌强直等。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一身的阳气,身柱穴为督脉之穴,温煦濡养四肢肌肉筋骨。现在医学目前治疗主要以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来缓解肌肉僵直,而蜂毒中含有蜂毒肽、MCD-多肽、多巴胺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通过皮下扩散进入循环系统,到达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神经、肌肉,以达到治疗效果。当然这类病人还要配合功能与体育锻炼,以延缓疾病的发展。
7.3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尤其是侵犯舐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身柱穴可益肾强腰,主治脊背强痛,故蜂针此穴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是对有上背疼痛者,早期治疗易控制疾病的发展。临床上多与肾腧(双)、大肠腧(双)、八髎、腰阳关、命门、至阳、陶道、大椎等交替配伍使用。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风湿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加重,减少脊柱疼痛。身柱穴位于上背部,故此在初期治疗时不宜留针,同时也不宜做试针,易引起全身的反应。因活蜂针直刺本身就非常疼痛,有的人也可能会因此出现疼痛性休克。
广州中医药大学 黎小燕 尉泽民 李万瑶 (2-1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