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智 甘肃省宕昌县中医医院
《甘肃中医》 1997年第 10卷第 2期
主题词 休克/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医) /治疗应用
蜂毒汁液主要含有蚁酸毒素,人被其蜇伤后局部产生红肿刺痛,伴有头晕发热,焦虑气喘,恶心呕吐等表现。若被含有神经毒素的黄蜂所伤时,会产生血压下降,神智不清,休克昏迷等严重表现,而临床多见为前者。笔者于1989年8月,接治一被蜂蜇伤后1小时产生休克的患者,经用中西两法抢救而脱险,此类患者甚为罕见,临床症状典型,现将抢救经过和临床表现报道于后,不妥之处请同道斧正。
患者马某,女, 28岁。于1989年8月20日中午,劳动途中,误撞蜂窝,回家后自感右大腿外侧有痒痛,见有一针尖大之丘疹隆起,周围有红肿,当时没有引起注意。午饭后即感胃部不适,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出现散在风团,呈红色片状,高出皮肤,局部奇痒难熬,继而心慌气急,汗如雨下,四肢逆冷,痛苦呻吟之状苦不堪言,家属急送我院门诊。当时六脉微细欲绝,血压测不出,瞳孔等圆等大,舒缩功能微弱,各种反射均减弱,急以中毒性休克论处。将病人头部放低, 1‰肾上腺素0. 5ml、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0ml,入50%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推, 10分钟后未见患者清醒,遂以毫针强刺激足三里、内关,三棱针强刺人中穴, 3分钟后患者开始神智清醒,并以简单语言回答问话,证明曾误撞蜂窝,被蜂螫过。经查,见大腿上端近风市穴处有一碗大之红肿,中心有一针尖大之丘疹,经寻找未发现有蜂刺,先急用小苏打50g 兑水外敷,静脉滴注10%葡萄糖、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半小时后呼吸平稳,冷汗停止,四肢较温,心慌气短消失,六脉微细,血压6. 2 /3. 9Kpa, 1小时后血压、脉搏均归正常,皮肤风团开始隐退。继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药3剂,以排除未净之毒。
金银花30g ,连翘15g ,川楝子10g ,生地15g ,菊花15g ,滑石15g (另包) ,车前子15g (另包) ,甘草10g。
患者翌日已能自行走动,来院输液, 3日后随访,纳食睡眠均如常人,唯疲乏无力仍存,继以补气养血之剂而痊愈。
蜂毒之为病者,局部红肿痒痛者多,而见呼吸困难,神智不清、休克证群者鲜矣。如果在病史询问中稍有疏忽,或在体查中不够细致,就会拖延抢救时间,导致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门诊抢救此类患者,弊端太多,既无气管切开器具,亦无氧气设施,抢救成功确非易事,所以时间就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而病史与识证更为首要,在认证中首先应分清蛇毒与蜂毒。蛇咬伤有蛇齿痕印所见,其症状一般较重,伴有各种溶血现象和渗液,或有神经系统的反应,如呼吸麻痹等,而蜂毒所致的症状则不同,部位一般较高,如头脸等处,无齿痕,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均无异常,虽有休克现象,但经抗休克治疗后恢复较快,只要认真观察不难识别。
收稿日期 1996 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