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是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体,蜜蜂精神是诚信相交无私奉献。在我国蜂产业发展史上有两位老先生将这种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宋心仿老师和陈达希老师的友谊。君子之交淡如水,下文是2024年11月,宋心仿老师写给陈达希老先生80岁大寿的一篇文章《老骥伏枥兴蜂业——庆贺陈达希老先生80寿辰》。因蜂结缘近30年,友谊恒久弥坚,其人生价值观和为人处世方法论,是当今社会和蜂产业需要和传承的精髓正能量。虽然近年来蜂业受大环境影响低迷不景气,但是陈达希老先生依然初心不改、笔耕不辍,每天天未亮,就在微信上编辑和发布正能量资讯,爱护蜂产业、鼓励养蜂者,每每遇到蜂友受灾救助,陈达希老先生总会慷慨解囊,这是一种真正得到蜜蜂精神真谛的蜂业前辈,更是我毕生崇敬和学习的榜样。
——蜂盟创始人吴发辉
2022年8月25日在山东潍坊蜂业大会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评优奖模颁奖典礼上,宋心仿老师(右二)为陈达希老师(左二)颁发“突出贡献奖”荣誉奖牌。
【蜜蜂杂志】老骥伏枥兴蜂业
——庆贺陈达希老先生80寿辰
编者按:宋心仿老师是我国蜂业界知名人士。曾任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蜂业协会会长。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共提交了76件涉蜂建议案,推动了转地养蜂车辆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政策,促成实现了国家蜂机具补贴等,帮助蜂农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我国蜂业界享有极高的威望。为进一步做好慈善事业,帮助更多贫困人员及残疾人渡难关、做事业,促进我国蜂业发展,宋心仿老师卖掉自己的几套房子积极筹集资金,作为创建发起成立“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的首批资金。他是编者从事蜂业工作的启蒙老师,更是编者投身公益事业的引路人。今天宋心仿老师又热情洋溢的撰文庆贺编者的80寿辰,编者深感不安和惭愧。衷心感谢宋心仿老师和《蜜蜂杂志》编辑及读者的厚爱和鼓励!编者将以此作为开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和动力,继续投身公益事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提升人生价值!
老骥伏枥兴蜂业
——庆贺陈达希老先生80寿辰
宋 心 仿
提起陈达希老先生,近年来可谓声名鹊起,蜂业界很多人都熟悉他的名字。近期陈老先生将迎来80大寿,特写此文以示庆贺!真诚祝福陈老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我与陈老先生相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记得那是1996年的夏天,陈老先生与他老伴在沈荗桐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是我们首次相见相识。当时,这位年过五旬的浙江大学高材生,正担任着潍坊市粮食局局长,给我的印象是谦逊低调,虚心好学。见他热心蜂业知识,我便赠送其拙作《蜜蜂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利用》。后来陈老先生告诉我,这本书成为他蜂蜜事业上的启蒙文献,他在认真研读的同时,写出了大量的学习心得,使之萌发出从事蜂业、奉献蜂业的念头。之后,他创建了中外合资企业——潍坊新潍蜂业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我国蜂产品出口创汇,促进蜂业发展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带着对陈老先生的崇敬心情,详细了解过他的出身和经历。陈达希,浙江天台县人,1946年1月14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劳动。10周岁小学毕业,13周岁初中毕业,便开始参加劳动,白天从事生产队的农田劳作,晚上在生产大队担任统计员。一年后又考入高中,担任学生会学习部长,1963年17岁高中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担任电机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1968年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省潍坊市粮食局工作,从科员一直干到局长,曾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潍坊市优秀知识分子、潍坊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潍坊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陈老先生担任过两届山东省蜂业协会常务理事,在年会上我们经常见面。后来,我又送给他我的另一本著作《蜜蜂王国探秘》,陈老先生细致研读了这本书,对书中剖析的蜜蜂精神与行为大加赞赏。从2009年开始,他在自己的“绿叶博客”里,开始系统地介绍蜜蜂精神和蜜蜂王国的知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2018年8月20日青州发生特大洪灾,致使青州的蜜蜂与蜂农遭受惨重损失。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发出成立倡议的一天。9月12日潍坊市蜂业协会组织发动抗洪救灾活动。我与陈达希夫妇参加了捐赠活动,现场各捐献10000元现金救济受灾蜂农。在这次活动中,陈老先生得知我正在筹建“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宗旨为“服务蜂农 发展蜂业”,便产生了加入基金会做蜂业公益的想法,在其老伴的支持下,这对当时已73周岁的老夫妻捐资10万元,并参加了北京、济南的“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会议和成立大会,成为基金会年龄最大、热情很高的公益活动骨干,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贡献,赢得了基金会理事会与蜂业界广大同仁的普遍好评。
▲上图为陈达希老师2023年11月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第四届“双蜂会”上发言
在2019年8月14日“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上,陈老先生当选为基金会监事兼宣传委员会委员。这一职务在旁人看来并非要职,但陈老先生把他视为一份神圣的职责,作为一份崇高的事业。5年多来,他不辱使命,夜以继日地忙碌着撰写文章、转发资料,在“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公众号”里,在《中国蜂业》《蜜蜂杂志》上发表宣传蜂业的文章。在南阳姜龙先生的帮助下,他建起了“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网站(非官网)”,全身心致力于基金会活动和养蜂知识的宣传,成为蜂业界公认的蜂业喉舌、蜂闻快手。
陈老先生投入大量的精力,编辑了“天天正能量系列公益图书”,共10部。这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是基金会难得的一套历史资料和档案,系统性强,内容有机统一,是基金会的灵魂工程。在他老伴与儿子的支持帮助下,全家人节衣缩食筹集13万元,自费印刷了这套丛书,连同书的版权一起捐赠给了基金会。
陈达希老先生是社会公认的大好人大善人,曾有人在微信群里评论他:仗义疏财的大善人,救死扶伤的活菩萨。其菩萨心肠与善人之举,我深有感触。近些年来,只要蜂业界某养蜂人发生灾难开展募捐,他必定带头捐赠,一千两千算是少,万而八千常有之,从不落后。抗击新冠、救灾帮扶活动他总是走在前面。疫情期间,他分别参加单位、社区、街道组织的多次捐助活动,基金会组织的“抗疫献爱心”活动中,他一次捐献现金一万元。要知道,他并不是什么大老板,凭着微薄的退休金省吃俭用做公益、做善事,其公益情之深、其善爱心之诚,可一目了然。
为推动“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发展、巩固和壮大,陈老先生在其73周岁生日当天创建了“陈达希微信公众号”,以“弘扬蜜蜂精神,传播蜜蜂文化,发展蜂业公益”为宗旨,以蜜蜂抱团发展和无私奉献精神自勉,全力参与“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为我国从养蜂大国向养蜂强国迈进贡献着心血和力量。陈达希微信公众号开通五年多时间,着力“发展蜂业公益、传播蜂业信息、介绍养蜂经验;树立蜂界正气,弘扬正能量;凝聚蜂界力量,促进蜂业发展”。陈达希公众号开通以来,以信息量大、新闻度高著称,目前已发布了各类文章和视频总计13818篇,其中与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1997篇;《小蜜蜂》总目录9991篇;《悟人生》目录计1830篇。这些文章、视频中,原创的有962篇,其余为改编转载。在不足2000天时间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总撰写、改编文章和视频13818篇,每天平均六篇之多,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其努力与付出不言而喻。
其老伴告诉笔者,陈达希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上床入睡,始终坚持在早上第一时间更新文章,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最新适用的行业讯息。这是真的,我所在的八十多个微信群里,每天早上最早收到的信息,基本都是陈达希的,一般都在六点前,有时一连四、五条,主要内容有蜂行业信息、基金会活动、养蜂技术、正能量传播等等,其公众号已日渐成为蜂业从事者必不可缺的一份业界指南,广受养蜂爱好者和职业养蜂人的好评。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六个小时以上,不是写就是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天天在为宣传蜂业而忙活。想想这些,岂能不使人感慨万千,肃然起敬呢!
陈达希老先生是在学雷锋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从学雷锋到投身公益事业,再在公益事业中奉献爱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陈老先生和他的老伴共同的心愿!
老骥伏枥兴蜂业!年近八旬高龄的陈老先生毅然坚持在促进我国由养蜂大国向蜂业强国迈进的最前线。他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一如既往,努力把“陈达希微信公众号”办得更好,与蜂行业各位人士凝心聚力,抱团发展,为促进我国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心竭力,奋勇前行!
▲上图为2023年11月3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第四届“双蜂会”上,宋心仿老师与陈达希老师。
原文摘自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公众号
发表于《蜜蜂杂志》2024年第11 期增页10
上一篇:家庭蜂疗:健美长寿之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