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要从一个字说起,堵。
瓜蒌、薤白、半夏,三味药再加上点白酒,组合在一起,一张千古名方就横空出世了。
《金匮要略》原文记载:“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扯拉着背痛,背痛牵拉着心脏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冠心病、心绞痛之类的心血管疾病。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简单的打个比方,就好比下水道被淤泥堵塞了,水流不通了,是一样的道理。而这“淤泥”就是中医经常提到的痰瘀,也就是痰湿和瘀血。张仲景还有一方,叫瓜蒌薤白白酒汤,方名就是方组,瓜蒌、薤白、白酒,放到一起组成了一张方子。略懂中医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半夏化痰啊。再看瓜蒌和薤白,也都是奔着化痰去的,所以这里很明显是血管啊被痰湿堵塞了。比方说,一个人过来,说大夫,我这个胸中憋闷,闷痛,上不来气,咳嗽、咳痰,碰上阴天下雨的时候,感觉更加明显。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捣碎)12克,薤白、法半夏各9克,黄酒70毫升
《本草思辨录》就说了:“瓜蒌实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有一些痰湿相当顽固,怎么咳,也咳不出来,把瓜蒌加到汤药里去,那痰湿很容易就咳出来了。痰湿化开以后,一定要给它一个出路,不能让它继续留在体内兴风作浪。胸腹里的痰湿可以让它往下走,最好是通过大肠排出去。张仲景这里用的是全瓜蒌,里面有很多的种仁,凡仁皆润,植物的种仁都是精华,有很多油脂,可以让肠道变得润滑,排便就很顺畅。
瓜蒌先把痰湿化开,然后往下降,从心胸一路降到大肠,再给大肠点一点润滑油,这样一来,痰湿从上往下导出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重庆堂随笔》里说:“瓜蒌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翻译过来,意思是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瓜蒌可以化痰,可以散结,但不知道瓜蒌其实还能疏肝。肝郁则气滞,气机运行不畅,就会生痰生湿。你看这瓜蒌,上能化痰,下能通便,还能降气,能疏肝,一味药把这么多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说张仲景看重它,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总得来讲,瓜蒌的药性还是比较柔和的,遇上痰湿特别重的时候,就得用些刚烈之药,比如半夏。因为在夏天过半的时候采收,所以叫半夏。半夏可以把血管壁上的痰湿清理掉,力量非常不一样。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了,“薤白,心病宜食之。”这里说的“心病”,指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一类。因为雨天自然界的阳气渐弱,阴气加重了,阳气升不起来,浊阴降不下去,从而导致这么一个结果。你看痰湿不也是一团浊阴么?这团浊阴像乌云一样把胸中的阳气遮挡得严严实实,说白了就是阳气被痰湿困住了。等到太阳一出来,乌云自动就散开了。在人体而言,就是要通阳。薤白有一股冲鼻的味道,它就是靠着这股冲鼻的气味来把人体的阳气通开,让阳气四通八达。
气机运行起来,痰会走得快一些,它就不容易黏在某个地方。薤白下气的作用也很厉害。胸中有浊气,堵的厉害,薤白拌在粥里,吃完以后排几个屁,感觉会很舒服。酒最大的作用是通经络,通十二经络,正因为它无经不达,所以它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引诸药而达病所。不过,古代的白酒由于酿造技术有限,度数并不是很高,这里可以用药性柔和的黄酒来代替。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专方,基础方,凡是辨证属于痰湿闭阻的均可加减使用。
比方说,既有痰湿,又有瘀血,怎么办呢?就再加点川芎、延胡索,各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