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如下是常规的耳朵护理。
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因为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包括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戒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有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针对常见的耳朵疾病以下仅供参考:
治耳聋方
1、杏仁(去皮尖熬) 葶苈子(熬) 盐末(各等分)
上三味,捣研,以少许猪脂和合煎,以绵裹塞耳。(《外台》卷二十二)
2、附子(炮) 瓜子 杏仁(去皮熬各等分)
上三味,捣,以绵裹,塞耳中。(《外台》卷二十二)
3、草麻人(五合)、杏人、昌蒲、磁石桃人(各三分)、巴豆(一分)、 石盐(三分)、附子(二分)薰陆香、松脂(各十分)、蜡(八分)、 通草(三分)。
右十二味先捣草石,令细别研诸人如脂,内松脂腊,合捣数千杵。
令可丸乃止,以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一日四五度,出之转捻不过三四日易之。
4、磁石四两天门冬地骨皮生姜各三两。
山茱萸、茯苓、昌蒲、芎 枳实、白芷、橘皮、甘草土瓜根、牡荆子(各二两)、 竹沥(二升)。
右十五味俰咀,以水八升煮减半,内沥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五日一剂,三日乃着散内耳中,如後方。
石昌蒲、白 、牡丹、山茱萸牛膝、土瓜根(各二两)、磁石(四两)。右七味治下筛,绵裹塞耳,日一易之,仍服大三五七散佳,方在第十三卷中。又方。
薰陆香、草麻、松脂、蜡乱发灰、 石盐。
右六味等分末之,作丸,绵裹塞耳,时易之,差止。
治耳出脓水散方
矾石(三两) 乌贼鱼骨(一两) 黄连(一两) 龙骨(一两)
上四味,捣末,以枣核许绵裹,塞耳中,日再。(《外台》卷二十二)
治耳痛有汁出方
熬杏仁令赤黑,捣如膏,以绵裹塞耳,日三易,三日即愈。(《肘后方》卷六)
治蜈蚣入耳方
炙猪肉掩耳,即出。(《外台》卷二十二)
下一篇:13个治疗眼睛类病症的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