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采集是蜜蜂的天性,对于蜜蜂来说,无论是去外界采集花朵还是盗取别群的蜂蜜,都能获得蜂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盗性强的蜂群说明采集力强,大流蜜期必定高产。但对于养殖者来说,盗蜂就是窝里斗,做无用功,还因此死蜂,内耗严重。养中蜂的朋友都有过令其头痛的盗蜂经历,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蜂还属于未驯化的野蜂,很多养殖者弃中养意,不仅仅是因为中蜂产量低,更多的是中蜂盗性更强,更容易发生盗蜂,转场和缺蜜期尤甚。因笔者曾是养蜂菜鸟,也因为盗蜂焦头烂额过,为此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向书本学,向身边的养蜂师傅学,向微信群和QQ群里的大咖们学,因为没有既有经验,看到分享就开始尝试,几年下来,使用过很多制止盗蜂的方法,诸如:一、物体阻挡法:关小巢门;把被盗群箱体用树枝、青草遮挡住。二、异味干扰法:在巢门口点香;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如煤油、汽油、风油精或者石碳酸涂抹在巢门口驱赶盗蜂。三、互换箱位法:在蜂场内明确被盗群和作盗群时互换箱位。四、转场换地法:将被盗群转移到距离2km以外的亲戚家暂放,待蜂群安定后再在原场内择地另放。以上方法不是效果不明显就是劳动量过大,太麻烦。后来不知道从哪个渠道学到了一招制止盗蜂的好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姑且就叫提王干扰法吧。今天分享具体方法如下:发现盗蜂后,找到作盗群,打开蜂箱,将蜂王扣笼离箱,因为失王,蜂箱内秩序大乱,作盗群自顾不暇,无心盗蜜,作盗立止。此法屡试屡灵,且简单方便。在蜂王离箱时,时不时用烟喷几次蜂群效果更佳,盗蜂结束将蜂王还箱时,注意清除王台即可。那如何识别被盗群和作盗群呢?被盗群巢门前秩序混乱、拥挤,有许多工蜂抱团撕咬、翻滚,进出慌张,地上有因斗杀而死亡的蜜蜂,进巢门的工蜂腹部小,出巢门的腹部大;作盗群正相反,归巢的腹部大,出巢的腹部小。因盗蜂多发生在缺蜜期,蜂场内较安静,只有被盗群和作盗群进出频繁,很好辨别的;也可以在被盗群巢门口朝乱飞的蜂群中撒一把面粉,再观察其他蜂群,身上粘附面粉的归巢蜂较多,即可认定为作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