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穴的临床应用
时间:2013-02-25 来源:本站 访问量:440
带脉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位,为足少阳胆经和带脉之交会穴,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癫狂》:“咏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腧。”该穴有调经止带,温补下焦之功,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1 穴名释义
带脉的“带”,《说文》,“带,绅也。男子系带,女子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意指佩带,在此指带脉。脉,指经脉,《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此穴在肚脐外侧,当带脉之所过,与衣带所系之处,带脉在人身匝腰1周,约束诸经,如束带然,故名为带脉。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本穴既可统束诸经脉,又可治带下病,故名。 2 定位与取穴 该穴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的交点上,左右各一,简便取穴法:先取章门穴,直立,垂肩屈肘,上臂紧贴胸壁侧面,屈肘后手指按压同侧缺盆(即锁骨上窝),肘尖尽处所指处即是章门穴,再沿章门穴直下与脐水平线相交处即为带脉穴。
3 穴位解剖
沿穴位垂直进针,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机。浅层布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动静脉。
4 临床功用
温补下焦,调经止带,通调气血,约束诸经,活血止痛。
5 主治疾病
①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子宫脱垂,腰腹冷痛等妇科疾病。
② 腰胁痛,疝气,肥胖等。
6 常用配穴
配肾腧、关元腧、上髎、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和子宫脱垂等妇科疾病;
配太冲、关元、三阴交,归来等治疗疝气,根据症型可配合用艾灸疗法;
配支沟、太冲、外关、合谷、丘墟等穴治疗胁肋疼痛;
配天枢、滑肉门、气海、关元、丰隆#穴治疗肥胖。
7 代文献选粹
《针灸甲乙经》:“妇人少腹坚痛,月水不通,带脉主之。”《玉龙膨》:“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医宗金验》:“主治疝气,偏堕木肾,及妇人赤白带下等证。”《针灸大忠》:“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瘛痳,月事不调。”《难经》:“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8 疾病治疗例举
8.1 带下病
带下病系指女性阴道内白带明显增多,并见色、质、气味异常的一种病证。常见于西医的阴道炎、子宫颈或盆腔炎、内分泌失调、宫颈及宫体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白带增多症。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因,故《傅青主女科》中说:“夫带下俱是湿证。”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是带下病的病机关键。蜂针治疗带下病常取带脉、关元、子宫、三阴交、白环腧。湿热下注加刺中极和次髎,清利下焦湿热;脾虚湿困加刺脾腧和足三里,健脾化湿;肾阴亏损、肾阳不足加刺肾腧和命门,补肾培元,调节阴阳。
8.2 腰骶胁肋疼痛
腰骶胁肋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损伤涉及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关节、椎间盘及相关神经等局部组织结构,临床表现复杂。有些病例表现为腰、臀、腹股沟区疼痛的复杂症状群,其疼痛部位与带脉循行路线极为相似;腰臀部疼痛伴腹股沟疼痛不适。与带脉病候“腹腰脊痛,冲阴股”颇为相符。临床上应重视横行于腰、腹部“总束诸脉”的带脉的作用,以循带脉选取腰腹部穴位、疏通带脉为主,常用穴位:带脉、肾腧、腰眼、次髎、丘墟、太冲、支沟等,常规蜂针治疗。蜂针时注意:初起时应用少量,一般开始仅取1~2穴,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穴位数量。蜂针后局部可能出现痒痛、肿胀及体温升高等现象,都属正常,瘙痒时切勿用力抓挠,以免破皮出血引起感染,而且越抓红肿范围越大。
8.3 肥胖
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安逸,少动多静亦是诱发肥胖的主要因素。肥胖的直接原因虽为“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但其内在原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主要与脾胃、肝、肾相关,尤以脾胃运化失常为关键。饮食水谷入胃,须依靠脾胃运化功能健运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若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津液,转化为脂膏、痰浊积聚体内,导致体态肥胖。有人报道“肥三针”,治疗肥胖效果显著,即取带脉、足三里和中脘等3穴。中脘与足三里都是调理胃肠功能的要穴,带脉能管束诸经脉,且能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而治疗肥胖之腰腹肥大者,临床可配合蜂胶食用,或加用穴位埋线法。
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万瑶 王正元 尉泽民 (2-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