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疗法的超敏反应
时间:2012-10-01 来源:本站 访问量:520
蜂针的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蜂针液中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蜂针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俗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蜂针及蜂毒引起的超敏反应时有发生,但并不是原是过敏体质,如对海鲜有过敏反应就也会对蜂针反应,这是不同种的抗原物质。
GeII和Coombs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四型:1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II 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IV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一般来说,针引起的超敏反应为I型、III型、IV型为主。
1、I型超敏反应是蜂针疗法中最应重视的反应
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其主要特征是:①再次蜂针接触变应原(诱导超敏反应的抗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而不发生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对变应易产生IgE型抗体应答的超敏患者,称为特应性素质个体。
蜂针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为致敏、激发、效应3个阶段:
①致敏阶段,当蜂毒变应原进人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它们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表面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简称为致敏靶细胞。通常细胞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甚至更长,往往蜂毒在体内有记忆功能,尤其在近期内如果接触过蜂疗的患者,如长期不接触变应原,致敏状态可逐渐消失。
②激发阶段是蜂针引起的反应要经过的阶段,即相同的蜂毒变应原再次进人机体时,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为蜂毒的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效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即刻/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前者通常在接触蜂针变应原后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该种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后者发生在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该种反应主要由新合成的脂类介质如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某些细胞因子引起。
全身过敏反应:
①多为即刻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反应,也即是“晕针”现象;
②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或鼻炎等;
③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出现胃肠道和皮肤等方面的反应。
发热反应则为晚期相反应。往往出现在再次蜂针后的5~6个小时开始。发热的持续时间与蜂针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蜂针疗法中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是蜂毒中的变应原。其变应原是能够选择性激活CD+Th2细胞及B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类IgE抗体称为变应素。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很低,而在过敏患者体内,特异性异常增高。IgE主要有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其表面高亲和性IgE Fc受体,嗜酸性粒细胞也起作用。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脱敏治疗是较有效的方法,即小量多次注入蜂针液。即用蜂毒的免疫血清脱敏疗法,让特异性变应原脱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小剂量的变应原诱导产生大量的IgG类抗体,并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使机体对IgE抗体应答降低。药物防治: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等;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的药物;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
2、III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于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蜂针液里中等大小可溶性复合物的沉积,是其引起此类反应的原因。通常蜂针液中大的分子免疫复合物可被体内的单核──巨嗜细胞清除,小的分子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只有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并长期存在于循环中,才有可能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引起III型超敏反应。
蜂针液中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这些抗原与相应的IgE和IgM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正常状态下,免疫复全物形成有利于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清除。但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补体、中性粒细跑及血小板的作用,可以造成水肿、充血或组织细胞的坏死等。
临床常见的III 型超敏反应性有: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如Arhus反应;类Arhus反应:局部反复蜂针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IgE抗体,再次蜂针时,即可在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坏死等与Arhus反应类似的局部炎症反应。因此,有的人在蜂针局部出现硬结,尤其是反复同一部位蜂针者更易发生。蜂针也可造成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通常是在超大量蜂针时发生,当初次用大量蜂针后1〜2周发生,其临床症状是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大量蜂毒时也可使肾损伤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这些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3、IV型超敏反应
IV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狍与相应蜂毒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小时方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蜂疗引起的此型超敏反应也经常发生。有时病人在蜂针后2天至1周的时间,由于蜂针部位的瘙痒而抓挠,出现局部硬结,以及多处蜂针部位的肿胀,瘙痒更甚。这往往是局部剌激后,血液循环增加,也同时剌激吞噬细胞浸润,积聚形成。
造成这些反应是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引起IV型超敏反应是蜂毒的化学物质作为抗原,这些抗原性物质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后,能以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使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CD4+Th细胞和CD8+ThL细胞活化。这些活化T细胞在IL-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有些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即CD4+Th1细胞和CD8+ThL细胞。有些则成了静止的记忆T细胞。
蜂毒产生的效应T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CD4+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CD4+Th1细胞再次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相应抗原作用后,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介导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由CD8+Th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D8+ThL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作用后,通过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介质,可直接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诱导靶细胞表达凋亡分子(Fas),后者与CD8+ThL表面的(FasL)结合,导致细胞凋亡。
临床常见的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时有发生。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反应。这些反应一定是机体经初次蜂疗后,当再次接触同种蜂毒抗原时发生的IV型超敏反应。这些小分子抗原表位能与表皮细胞内角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从而刺激机体产生小分子抗原表位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此时,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即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但蜂疗引起的剥脱性皮炎非常罕见。
虽然上述的超敏反应分为四型,蜂针反应为I型、III型、IV型的3个型,但临床实际情况是很复杂,有些超敏反应性疾病可由多种免疫损伤机制引起的,3个型都有发生。蜂针液中抗原也可在不同条件下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双重作用
蜂疗的超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免疫反应也是双刃剑,既有不利的方面,也有好的方面。如蜂针引起的发热,同时也促进了机体的血液循 环,同时有利于病理产物的排出。蜂疗法对机体的免疫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是否对其病理性的免疫起到抑制作 用值得探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蜂针液对机体的抗体作用;或是对全身的免疫细胞的影响,刺激淋巴细胞的分泌,或是通过对肾上腺皮质的影响,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起到调节免疫紊乱的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万瑶 周颖芳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曹喜俊 (3-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