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隆穴的临床应用
时间:2009-08-08 来源:本站 访问量:516
丰隆为经穴名,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首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元,王国瑞《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备急于金方》: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其具有通经活络、祛湿化痰、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被古今医学大家公认为治痰要穴。痰乃是水液代谢障碍后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但首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因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病患,尤其是治疗痰证有特长。
1 穴名释义
丰隆穴的“丰”,丰满也;“隆”,隆盛也。此穴为阳明经的络穴,阳明经乃多血多气之经,谷气隆盛,至此处胃经气血丰盛遂溢出于大络,也吸纳脾经之气血以充胃气。《会元针灸学》云: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名丰隆。另有丰隆为象声词之说,为轰隆之意。丰隆穴之上是手阳明大肠经下合穴的上巨虚穴,其下为手太阳小肠经下合穴的下巨虚穴,故此穴合众胃肠经的气血汇聚之所,气血丰盛,理气化湿,如雷雨鸣隆之状,故名丰隆;其气血走胃经及脾经各部,起到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阳明络穴。
2 定位与解剖
定位:丰隆穴可采用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取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嵴外缘二横指(拇指横度为一寸),即胫骨前嵴外2寸。《针方六集》:“条口外廉一寸陷者中,别走太阴者。”即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条口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犊鼻4解溪连线上)。《循经考穴编》:“外踝向前,旁解溪上去八寸。又法:于膝骨尽处量至脚腕中,折断当中是。”。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每)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小腿骨间膜→……
3 临床功效
健脾化痰,和胃降逆,祛痰降逆、疏经活络。
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等;
神经系统疾病:癫狂,痫证,癫痫,耳源性眩晕、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消化系统疾病:肝炎.阑尾炎,便秘等;
其他疾病:高血压、下肢痿痹,胸腹痛,四肢肿,肢体懈堕,伤寒吐蛔,大小便难,腓旸肌痉挛,下肢浮肿,腿膝酸痛,水肿,精神病,癔病,失眠,肝炎,阑尾炎,尿潴留,烟癖,肥胖病,育周炎等。
4 临床配穴
配风池穴治眩晕。
配膻中穴、肺腧穴治痰多咳嗽;或配肺腧、天府、尺泽穴,有祛痰镇咳的作用,治咳嗽痰多,哮喘。
配冲阳穴,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配照海穴、陶道穴,有涤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癫痫。
配膻中穴、内关穴治癫痫。
配阴陵泉穴、商丘穴、足三里穴,治痰湿诸证。
配曲池穴、内关穴,治高血压。
配风池穴、神门穴,治失眠。
5 丰隆是治痰要穴,辨“痰”论治
丰隆穴治疗痰饮之证,无论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均有效。痰是人体内水、津、精、液代谢异常,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在此基础上作为新的致病因子,又可引起更为广泛的病理变化,出现多种症状和体征。
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嗽而出,或呕恶而出,容易被人们察觉和理解,故有人称其为外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或情怀不畅,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使体液停留积聚,逐步蕴结而成,往往不为人们所察觉,故称其为内痰、无形之痰。治痰应当分有形还是无形,并从辨别痰所在位置的深浅、痰证病程的长短、侵犯脏器的多少着手。如病在体表、病程短暂或仅侵犯肺脏者,多为有形之痰,治宜豁痰,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等病.而病达筋膜肌肉、病程长久或侵犯二个以上脏器,多为无形之痰,治宜化痰法,常见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胸水、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结节、偏头痛、失眠症、肥胖症、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等病。
程林兵等采用蜂针疗法,丰隆配肝腧、三阴交、中脘等穴位治愈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王孟林等采用蜂针疗法针刺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高黏血症547例,总有效率为98.54%,胡卫东等研究发现电针丰隆穴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李志同等研究发现丰隆穴可阻逆COPD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血流加快。
丰隆穴在临床上治疗“痰”病时,有理论依据及独特优势,不论有形之痰及无形之痰皆在其治疗范畴,蜂针疗法采用丰隆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穴治疗“痰”病,如配健脾和胃的脾腧、胃腧穴;配宣肺解表的尺泽、肺腧穴等;配通经活络的肝腧、胆腧、章门等穴;配祛湿化痰的阴陵泉、三阴交、脾腧等穴。灵活使用配穴临床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 雷哲 苏珍仪 李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