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是蜜蜂将其从植物上采集的树脂与唾液中存在的 β-葡萄糖苷酶混合,部分消化并添加到蜂蜡中形成的一种胶状混合物,气味浓烈而芳香,通常在加热时变得柔软和粘稠。蜂胶通常被用于填补蜂巢的裂缝,平滑蜂箱的内表面,保持蜂巢的内部温度(35℃),防止捕食者入侵,此外,蜂胶还可使蜂房内壁变硬并形成无菌的内部环境。蜂胶及其提取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真菌,抗溃疡,抗癌和免疫调节性质等,而这些特性与其类黄酮,酚酸和萜类化合物的丰度有关,其中主要取决于其类黄酮含量。蜂胶广泛用于民间医学,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具有多种应用,也是功能性食品成分的宝贵来源。蜂胶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主要与其中的酚酸物质的含量有关,酚酸由带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芳香环组成,因此可以通过形成共振稳定的苯氧基自由基有效地淬灭自由基。墨西哥红蜂胶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的主要成分良姜素和生松素可以抑制参与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的肥大细胞的ROS水平。紫外照射会产生活性氧和过氧化氢,引起角质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巴西绿蜂胶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紫外照射引起的HaCaT细胞中活性氧的产生,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紧密连接蛋白CLDN1的错位和细胞通透性的增加。研究表明,蜂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山奈酚可以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大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ROS水平升高,并减轻了硫酸钾所致膀胱损伤后由氯化钾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同时,山萘酚还可以抑制膀胱组织中ROS的产生。其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来实现的。在氟化物诱导的大鼠子宫内膜中出现了明显的氧化应激现象。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可能是由氟化物本身或由氟化物引起的ROS的增加引起的;或氟化物可以抑制某些抗氧化酶,由于这些保护性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增加。用咖啡酸苯乙酯给药处理后,自由基数量明显减少,SOD和CAT的活性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蜂胶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只对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起作用,研究表明,无刺蜂来源的蜂胶和伊朗蜂胶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生物膜的形成,蜂胶的乙醇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含有巴西红蜂胶的漱口水可以明显降低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有效防止龋齿的形成。巴西和保加利亚的蜂胶根据其浓度增强了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在保加利亚,蜜蜂主要从白杨树的芽渗出物中收集材料,而在巴西,蜂胶主要来源是酒神菊属植物。由于其化学成分不同,巴西蜂胶似乎比保加利亚蜂胶更有效。除细菌外,蜂胶也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由于抗生素,类固醇类药物的广泛使用,酵母引起的血液感染日渐普遍,念珠菌血症最近已成为住院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日益普遍的问题。现有的抗真菌剂在治疗念珠菌血症中的失败以及这些药物的毒性作用,使得开发新的无毒且有效的抗真菌剂,以有效地控制真菌病原体显得尤为重要。在一项关于土耳其蜂胶对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液培养物中分离出的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的研究表明,蜂胶对多种念珠菌均具有显著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抗菌效果可与氟康唑(FLU)和伊曲康唑(ITR)媲美,甚至蜂胶对某些耐药性菌株(如光滑念珠菌)有更低的抑菌浓度。炎症是人类的一种抵御内部或外部危险信号的宿主防御机制,可以清除入侵的微生物或受损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炎症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是自限性的,但在某些疾病中炎症反应可能不受控制,从而导致严重的病理损伤。加剧的炎症反应是一些人类疾病的常见特征。研究表明,蜂胶中的咖啡酸和黄酮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脂氧合酶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其抗炎和镇痛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同时具有更小的副作用。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在炎症过程中高度表达,用蜂胶的乙醇提取物预处理后,可以显著降低LPS/IFN-γ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炎症因子的表达。芹菜素减少了THP-1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抑制了ERK1/2和NF-κB的活化。在体内,芹菜素可促进LPS刺激的小鼠肺中NF-κB表达的显著降低,从而调节中性粒细胞的流入并减少趋化因子的积累。从巴西红蜂胶中分离的主要活性成分neovestitol可以通过降低TIRAP水平及NF-κB和MAPK信号传导途径来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反应。体内实验表明,neovestitol对于急性和慢性炎症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胶原质诱导的关节炎模型中,neovestitol可以通过减少IL-6的释放来减少小鼠关节损伤,其抗炎作用可能与NO途径有关;在LPS诱导的小鼠腹膜炎模型中,neovestitol可以通过减少小鼠腹腔中中性粒细胞的迁移,粘附和滚动以及ICAM-1表达来减弱炎症反应。肠粘膜炎症是放疗期间常见的副作用,大鼠在经电离辐射后,空肠固有层出现了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的迹象,绒毛缩短并融合在一起,开始出现凋亡迹象。研究表明,凋亡通路的开启可能是肠粘膜炎症的主要原因,而在口服蜂胶水提物后,几乎逆转了肠道的所有炎症反应。主要原因可能是蜂胶中的芳香酸抑制了凋亡和相关炎症反应,从而保持肠道的完整性。巴西蜂胶富含肉桂酸衍生物(如阿替匹林C,咖啡酸苯乙酯),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喂食含巴西蜂胶的饮食后,小鼠体重减轻,结肠缩短等现象均得到缓解,蜂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IL-17a)水平,上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在以小鼠或大鼠为模型的体内实验中,或是体外的癌细胞系,蜂胶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在各种实体瘤中均有异常表达,而蜂胶中的白杨素可以降低ReRf-Lc-A细胞中CLDN1和CLDN11的表达,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白杨素降低了Akt的磷酸化水平。Ribeiro等发现口服巴西红蜂胶水醇提取物可以预防9,10-二甲基-1,2-苯并蒽(DMBA)诱导的大鼠口腔鳞状细胞癌。咖啡酸苯乙酯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的稳定性及转录活性,是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剂。用中国蜂胶处理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后,发现蜂胶可以诱导其内在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还能抑制A375细胞的炎症,而且黑素瘤发展过程中的促炎蛋白NLRP1显著下调,同时也降低了IL-1α,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此外,蜂胶还可以诱导A375细胞自噬来促进其凋亡。伊朗蜂胶可以明显抑制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和皮肤鳞状上皮癌细胞(A431)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趋势。此外,伊朗蜂胶对大鼠胃癌模型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凋亡诱导,对MNNG引发的胃癌具有化学保护作用。蜂胶是一个天然的保肝产品,众多研究表明,蜂胶可以抵抗肝脏毒性,从而防止负责不同成分和许多有害化学物质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受损。蜂胶主要是通过增加肝脏中的总蛋白质和γ-球蛋白含量,增加肝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调节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在消除肝脏组织损伤中起作用。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这就使得肝脏成为酒精引起的损伤的主要靶标。用酒精处理雄性Wistar大鼠7周以诱发酒精性脂肪肝,其表现为肝脂质蓄积显著增加,血浆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提高,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升高。而在用蜂胶乙醇提取物处理后,脂肪变性,肝细胞肥大等组织学损伤明显减轻,脂质积聚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蜂胶抑制肝脂质蓄积的有益作用不仅是由于脂质合成的减少,而且脂肪酸氧化速率也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其中富含的多酚成分对代谢过程(脂质合成和脂肪酸氧化)的调节。在高果糖饮食(HFD)喂养引起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经白杨素干预后,空腹血糖显著下降,并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肝脏重量和肝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也显著降低。白杨素显著降低了SREBP-1c的表达,并上调了PPAR-α的表达。与HFD对照组相比,用白杨素治疗的大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脂肪变性,球囊扩张和小叶炎症明显减少,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治疗剂。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心脏骤停,休克和急性脑梗死再通后常见的病理过程,可导致脑功能严重损伤。Tao等用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大鼠通过四血管闭塞和再灌注进行短暂性脑缺血诱导,他们通过研究发现,从蜂胶中分离的黄酮化合物生松素,可以显著降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减轻I/R大鼠行为和认知功能的损害。而且还降低了I/R大鼠海马CA1区LC3II和Beclin1的表达,并增加了p62的水平,此外,生松素还可以抑制I/R大鼠中RAPA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自噬过度活化。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AD的常见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乙酰胆碱递质和炎症反应减少以及神经元丢失。研究表明,生松素可影响认知功能并保护神经细胞免受Aβ诱导的毒性。在Aβ25–35诱导的神经退行性小鼠模型中,口服生松素可以在小鼠大脑中保留超微结构神经纤维,并减少大脑皮层的神经变性,从而改善认知功能。Aβ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生松素可以显著抑制体内和体外RAGE转录和蛋白翻译的上调以及Aβ-RAGE相互作用后的炎症反应,这些作用是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MAPK激活的蛋白激酶2–热休克蛋白27(HSP27)以及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c-JunN末端激酶(JNK)–c-Jun途径和NF-κB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的。此外,生松素还可以通过保护ERK-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途径来改善胆碱能系统。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通常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但它也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例如心脏毒性,肾毒性和肝毒性,从而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除了器官毒性,5-FU还会增加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5-FU诱发。肾毒性的机制可能是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导致脂质过氧化,细胞膜损伤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白杨素对5-FU诱导的Wistar大鼠的脏肾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FU通过上调p53,bax,caspase-3和下调Bcl-2来激活凋亡途径。但是,白杨素的预防性治疗降低了血清毒性标志物,几乎完全逆转了5-FU引起的肾脏的组织学损伤。另外,巴西蜂胶可以通过抑制糖基化终产物的积累,促进丙酮醛的解毒作用和减少骨骼肌的炎症反应而对小鼠骨骼肌糖基化应激起到保护作用。在一项关于白杨素对慢性应激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的研究中,调查了白杨素治疗14天对抑郁样行为和嗅球切除术(OB)引起小鼠海马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飞溅测试,开阔视野测试和强迫游泳测试中,OB表现出类似抑郁的行为。此外,OB还引起TNF-α,IFN-γ,IL-1β,IL-6,犬尿氨酸(KYN)水平升高和吲哚胺-2,3-二加氧酶活性升高,并导致5-羟色胺降低(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降低,海马中的KYN/色氨酸和5-羟吲哚乙酸/5-HT比率增加。而使用白杨素处理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BDNF水平升高,这是白杨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关键因素。白杨素起到了和氟西汀类似的作用,使OB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功能障碍明显减轻。(来源:蜂胶成分分析及其对巨噬细胞相关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贺敬文,天津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