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蜂疗交流

太溪穴蜂针临床应用

时间:2019-05-13   来源:本站   访问量:95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特定穴中属于五输穴的腧穴、原穴,在临床上是补肾的要穴。别名大溪,吕细穴,内昆仑。《灵枢,本输》: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九针十二原》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此为肾经腧穴。腧,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又为肾经原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

1 穴名释义

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 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

(1)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就是大的溪流,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从这个释名可以看出,此穴可以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大溪名意与太溪同。 

 (2)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肾经之经气如从细小的泉水逐渐流入宽大的江水而缓慢流动而得名。


2 定位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即在脚内踝的后缘跟腱之前的凹陷处,其双侧对称为两个。其外侧对称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穴。


3 解剖

有腔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与跟腱、跖肌腱之间、趾长屈肌。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的浅静脉向前归流大隐静脉,向后归流小隐静脉。跟腱前方及两侧脂肪组织较发达。胫神经和胫后动脉体表投影的下点则在内踝和跟腱之间,神经在动脉的后方。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肌腱均受胫神经支配。


4 功用与主治

功用:益肾滋阴,壮阳强腰,通调三焦,调经保健,活血通络,培土生金。 

主治:

 a肾虚症:失眠、健忘、遗精、阳瘘、小便频数、遗尿、肾炎、膀胱炎等。 

 b五官病症:头痛、目眩、肾虚牙痛、耳聋耳鸣、慢性喉炎、口腔炎等。 

 c肾不纳气、肺系疾患:咳嗽、气弱、胸痛、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等。 

 d运动系统疾病: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等。 

 e妇科病症:月经不调、乳腺炎等。

 f其它:消渴、便秘、神经衰弱、膈肌痉挛等。

5 配


 (1)配然谷穴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2)配肾腧穴治肾胀。配足三里、气海穴治疗 体虚气弱。 

 (3)配关元、归来穴治疗月经不调。 

 (4)配支沟穴、外关穴治胁肋疼痛。 

 (5)配通里 穴,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6)配飞扬,为阴阳经的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7)配肾腧、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等。

古代中医针灸歌赋中常有太溪穴的用法,如明代 《针灸聚英.百症赋》说: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玉龙歌》曰: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杂病穴法歌》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天元太乙歌》:肠中疼痛阴陵沃,耳内蝉鸣听会招,更寻妙穴太溪是,医门行泻实为高。《行针指要歌》: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速;《流注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寸后歌》: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即时瘳。《杂治病十一证歌》: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疼依前指上明。

6 治疗病症案例

 

6.1 脚扭伤

脚扭伤一般是指踝关节扭挫伤,分为内翻扭伤和外翻扭伤,以内翻扭伤居多。踝关节扭伤多因运动时或行走时不慎,突然踩蹋,或地面不平,或上下台阶时不慎跌倒所致。足踝部强力向内或向外翻扭转导致踝部韧带损伤或撕裂。跖屈内翻扭伤多见或有外翻扭伤。由于内侧韧带比较坚韧,较少发生损伤。内翻扭伤者多见外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内翻活动受限,而且容易造成瘀血,出现皮肤青紫色,足踝下方肿胀,外翻活动受限,严重时踝关节会有畸形。 蜂针治疗时一针刺太溪穴,一针刺阿是穴。也常配合蜂针商丘、照海、丘虚等穴治疗。蜂针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此法不受脚扭伤时间长短的限制。若每天1〜2次,一般蜂蜇2天则可控制病情,几天即可基本好转。

6.2 跟骨痛

跟骨痛可分为:跟骨滑囊炎、跟底继发性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跟骨骨突炎、跟骨骨软骨炎、跟骨刺等六种。无论是哪种痛或炎症,蜂针都可有一定的效果。跟骨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在长期行走站立受到各种方向应力,引起跟骨的骨质、关节、或周围肌肉、肌腱、滑囊、脂肪垫退变以及跟骨内压改变引起的疾病。表现为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不便。 中医学认为,除外伤外,跟骨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阻络,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血热内蕴等原因所致。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中医治疗多以补肾滋阴,活络通痹、调经温督、除湿止痛为着眼点,以整体调治为主。 蜂针治疗通过太溪穴的补肾,以及经络传导作用,增强肾主骨的机能,活血通络,驱除病邪。取太溪穴为主,可配伍昆仑、丘墟、然谷、水泉、解溪、申脉穴等交替进行治疗。若不愿蜂刺太溪穴后反应太大,可以蜂针后立即用镊子将蜂刺取出;或每蜂针留时2〜3秒即拔刺,除有的人稍红肿、发热外,其余无任何不良反应。可每天或隔天1次,逐渐延长留针时间。维持多次蜂针治疗,配合足跟部的按摩,可较快治愈。

6.3 肾虚腰痛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腰痛通常是肾虚的表现。肾阳虚的症状为腰膝酸痛、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性功能减弱;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痛、潮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免疫能力的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都有腰痛之症。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 肾经上的原穴太溪穴具有补益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病症,因此,肾虚引起的腰痛、头痛、目眩、失眠、健忘的症状就可以选定太溪穴为主穴之一进行蜂针蜇刺,当然治疗上面的也包括男性病症之遗精、阳痿。蜂针常配合使用为肝腧、膀胱腧、肾腧、大肠腧、命门、志室、腰阳关、次髎、关元、殷门、承扶、委中、气海腧、膈腧、悬钟等穴。也可辨证取穴,如为肾阳虚,则取命门、腰阳关为主;肾阴虚则可用大肠腧、秩边、复溜、阴陵泉穴配合治疗;若是失眠、健忘,则可配合志室、关元腧、悬钟穴治疗。此处太溪配合诸穴,具有补肾壮阳、滋阴潜阳,通络镇痛,活血舒筋功效。 蜇刺时要注意患者接受蜂针的承受力,以及分为初针者与常针者,前者则要注意蜂针的红肿反应,充分与患者沟通。蜇剌时注意患者反应,达到一定蜂量时,脚裸部位出现红肿则暂停避开肿胀区域,变换穴位进行蜂针。蜂蜇以渐进方式加量,根据肾虚患者的程度以5〜10天为1个疗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    刘玉虎    李万瑶


蜂疗蜡疗名家更多 >>
寻医问药更多 >>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