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脑十六穴蜂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益脑十六穴蜂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见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结论:益脑十六穴蜂针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着,减少了其后遗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随着社会高龄化,患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脑梗死患者为临床最为常见,也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目前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方法灵活多样,治疗效果亦有差别。笔者采用益脑十六穴蜂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2年9月~2015年9月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经检査后确诊为脑梗死。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0~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所选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构成比较 (略)
1.2 纳入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制定本研究纳入标准。
1.2.1 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1.2.2 病情基本稳定,病程在1个月~6个月之内;
1.1.3 年龄40~70岁;
1.2.4 意识清楚,偏瘫肌力在3级以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30分;
1.2.5 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选用中华工蜂,由我院专人专地养殖。先进行皮试,无特异性毒性反应即可进行蜂针治疗。
取穴:益脑十六穴:
(1)囟门前三针:前发际上1寸,水平旁开1.5寸,共3穴。
(2)枕骨后三针:后发际上2寸,脑户下0.5寸,水平旁开1.5寸,共3穴。
(3)头颞左三针:头颞左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旁开1.5寸,共3穴。
(4)头颞右三针:头颞右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旁开1.5寸,共3穴。
(5)巅顶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共4穴。
以上5组穴位共计16穴,进行交替使用。
治疗组:采用常见针刺法。
操作疗程:隔日操作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肌力恢复至V级;显效:肌力在原基础上恢复II级以上;好转:肌力在原基础上恢复I级;无效:肌力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4 7 18 6 82.86%
对照组 35 2 4 15 14 60.00%
注:两组经卡方检验,总有效率比较,X2=4.48 P=0.034<0.05,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 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的范畴,中风是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因其起病急骤又见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与自然界的风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故古代医家多从广义的风认识本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篇章认为中风与过劳、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荒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偏枯、其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蜂针疗法是通过蜂毒与蜂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达到治病效应,以蜜蜂蜇剌为针,具有中医针刺疗法的功效。蜂针刺激经络穴位,既激发了经络,促进卫气,又布散了营气的运行,能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病邪外泄,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蜂针疗法集针、药、灸三者于一体,同时发挥三者的综合作用。
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神气皆上合于头,是人体全身经络密集之部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难经.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II于面而走空窍。《难经.七十四难》篇曰:头者,诸阳之会也。头部也是全身气血汇聚的部位。另外,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分区,头皮相应区的针感透过颅骨直接作用于皮层相应区,促使穴位兴奋点与病灶兴奋点相互接通,相互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综述所述,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益脑十六穴,均分布于头部,可通调督脉,振奋诸阳经气,具有充养髓海、健脑益智、疏经通络、濡养经筋、调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益脑十六穴蜂针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着,减少了其后遗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
王袓红,张倞,郭春艳,段晓荣,李莉,王苏娜,杨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