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蜂疗交流

蜂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时间:2016-12-20   来源:本站   访问量:114

  [摘要]


  目的:观察蜂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镇痛效果。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依据WHO三阶梯给药原则,根据疼痛程度不同,分别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及曲马多;治疗组除采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外,另加蜂针治疗,取穴肝俞、胆俞、肾俞、膈俞、足三里。10 天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变化情况,并于三个疗程结束24小时后再次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

  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前西医主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放疗、化疗、介入及减症支持治疗等,但这些疗法会给患者身心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且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不利于进一步治疗和术后的康复,甚至会加速死亡。蜂针疗法是一种集针、药、灸相互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疗法,大量研究也表明,蜂毒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蜂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以探讨蜂针镇痛的作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科门诊及肿瘤科住院部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0例,且肝癌疼痛呈轻中度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三个疗程后,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有可比性。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比较(例)
    (略)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构成比较(例)
    (略)
  表3 治疗前两组纳入患者VAS评分比较(例数)
    (略)

   1.2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修订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AFP>400g/L,能排除妊娠、牛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大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AFP<400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DCP、GGT、AFU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预计生存期1月以上。

   卡氏评分50;有肝癌相关疼痛,疼痛部位在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呈轻中度者,且呈持续性疼痛;近1个月未进行放化疗者。


  1.4 排除标准
  明确诊断与肝癌无关的疼痛:癌痛伴有智力障碍,精神病患者等自身无法对疼痛进行判断者;癌痛伴有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存在非肿瘤性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癌痛伴有难以控制的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纳入观察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观察期间行放化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按照WHO三阶梯给药原则:轻度癌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为主;中度癌痛,弱阿片类药物为主,代表药为曲马多;重度癌痛,强阿片类药物为主,代表药为吗啡。因为纳入病例未涉及重度癌痛,所以在此不涉及强阿片类药物。具体药物及服用方法:(1)轻度癌痛;

  (略)

  表4 治疗组和对照组三个疗程结束时总疗效比较(例数) (略)

  表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2处总疗效比较(例数) (略)

  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法比较(见表6)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此量表方法简单,标准明确,便于掌握,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总分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能很好的衡量治疗效果,是被公认的抑郁评定量表。癌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都或多或少有抑郁症状,本实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HAMD评分,具体情况见表6。

  表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 (略)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经t检验,t=0.256,P=0.799,P>0.05,提示二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t=-8.401,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抑郁改善程度要好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均数(Mean)=8.233,差值标准差(Sdt. Deviation)=3.857,t=11.693,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均数(Mean)=-4.000,差值标准差(Sdt. Deviation)= 3.047,t=-0.719,P=0.47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抑郁情况未见明显好转。

  4 讨论

  中医学中虽无肝癌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症瘕、积聚、臌胀、;胁痛、黄疸、伏梁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相关病证有一定的认识,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六难》记载云: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或右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痨疟 指出肝病发生于胁下,且病程较长;《济生方.瘤瘸积聚门》亦曰:肥气之状,在左胁下,大如覆杯,肥大而似有头足,是为肝积;《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侯》论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走心下;《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气走心下,足胫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善转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剧,色青也。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如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逆,疟连岁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之说;《普济方》有:腹胀如鼓,腹脉起,甚苍黄,以指弹之,壳刻有声,按之不陷,四肢消瘦者。以上这些描述均与肝癌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如论述中胁下如覆杯、腹胀如鼓、饮食不消、久不瘥等描述与肝癌的胁下肿块、纳差、形体消瘦、腹水等症状相似,且指出该病病程长、预后多不良。


  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局部治疗、放射治疗、全身化疗、生物和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等方法。中医中药对肝癌的治疗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补气健脾等为主,兼顾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祛湿化痰等。临床单纯运用针灸治疗肝癌的报道寥寥无几,仅有少量报道是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或中药以缓解肝癌疼痛。

  本研究采用蜂针配合西药疗法对肝癌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相比对照组,在三个疗程刚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疗效比较, 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三个疗程结束24小时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说明蜂针配合止痛药比单纯用止痛药在缓解肝癌患者疼痛方面更稳定持久。众所周知,止痛药物并无治疗肿瘤的作用,只是起到暂时的镇痛效果,所以治疗组在三个疗程结束24小时后仍有很好的镇痛作用,提示跟蜂针疗法有关。有学者通过研究也发现,蜂毒素可直接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增殖,提示蜂毒可能会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所以治疗组肝癌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可能是由于蜂针疗法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使肿瘤体积减小,从而减轻了肿瘤对肝包膜的压迫,减轻了牵拉痛;也可能跟蜂针肝俞、胆俞、肾俞、膈俞、足三里等穴位的协同作用有关。

  HMAD量表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的一种常用量表,肿瘤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本试验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MAD量表评分,结果提示治疗组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HMA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患者抑郁程度要明显减轻。肝主疏泄,能疏通气机并影响情志。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而致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分析认为,蜂针治疗后,肝的疏泄功能调达,气机调畅,从而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减轻。另外,蜂针治疗组在蜂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情况逐步改善,心理负担日益减轻,所以抑郁情绪也相应改善;而药物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在止痛药物效用结束后,疼痛依旧,患者在长期的疼痛折磨中,会产生持续长久甚至日渐严重的抑郁情绪。
  本研究表明,蜂针能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疼痛情况,相比单纯用止痛药物,蜂针疗法在对肝癌患者的止痛方面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

  云南中医学院 袁恺 王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胡赞
  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万瑶


蜂疗蜡疗名家更多 >>
寻医问药更多 >>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