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蜂技术

冬季移动蜂群须谨慎!

时间:2023-11-26   来源:本站   访问量:429

在日常养蜂管理上,转场和临时移动蜂群,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充分了解蜜蜂的恋巢特性,会飞失很多蜜蜂。若操作合理有讲究,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曾有一位蜂友,初冬将蜂群拉至离原场址约8km的山脚下采集柃花蜜,由于此蜜源花期很短暂(此处全是早型的柃花,缺乏中、晚型的柃花),在只采集半个多蜜源花期后的一个晚上,就运回了蜂群。但摆放蜂群时,未按照原来的箱位编号对号摆放。此蜂友认为,蜂群转场已过了接近20d的时间,工蜂对原巢位置的记忆应该荡然无存。也就是认为工蜂出勤回巢时,不会再飞回到原巢址上,而造成的迷巢打斗。

当时寒意已浓,室外气温只有5~6℃的,蜂群很安静。但次日天晴,临近中午时分,气温猛升,大量工蜂出巢,不久蜂场上空一片混乱,且各个蜂箱前面都是抱团打斗的工蜂。见状他就匆匆忙忙,重新将蜂群对号摆放,尽管累得精疲力竭,但由于单独一人移箱位,时间拖得较长。出巢的工蜂数量过多,一时根本无法控制工蜂打斗局面,直至傍晚,气温回落到4~5℃,天色暂暗而暂时“阻止”了工蜂的打斗,但是地面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蜂尸和因气温过低而冻僵的工蜂。

这种迷巢性的打斗后来升级到了盗蜜性的厮杀,持续了几天,实在阻止不了,才以再次远距离转场告终。因此,此番转场回来后,随意摆放蜂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次失蜂让该蜂友很纳闷,他说,同年夏季他同样拉这些蜂群到那山脚下去采集夏季蜜源。二十来天后蜜源结束,拉回蜂群时,也是不按原来的巢箱位置,随意摆放,但是极少发生工蜂迷巢打斗。


                                                   微信图片_20231126200947.png

笔者分析后认为:发生这种打斗现象,是因为工蜂对原来的巢箱位置有极强的记忆功能,工蜂出勤回巢时,就飞到了原来位置的巢箱上,而原来位置却已摆放了别的蜂群,别群的工蜂极力排斥并阻止其入巢,造成强烈的打斗。所以转场前要对所有蜂群标记好排列次号;转场采集结束拉回的蜂群,必须严格按照原来的摆放编号,重新对号正确摆放。这样才能使出勤归巢的工蜂,正确飞回自己的巢内。


夏季转场后拉回的蜂群,为何未发生大规模的打斗?笔者认为:那是因为不同的季节,工蜂不同的寿命问题。在酷暑的夏季,又有大流蜜,工蜂的新陈代谢很快,采集工作强度又很大,所以工蜂的寿命极为短暂,而在转场前,新出房的工蜂,还须过相当一段日子才能出巢认巢飞行,所以在原巢址上认巢试飞后的青壮年工蜂,大多在转场后二十来天的采集过程中,已寿终而亡了。不难理解;夏季转场后二十来天拉回的蜜蜂,不存在飞回原巢址现象。因为此时拉回的工蜂,基本上都是在转场后才出房,或转场后才认巢试飞的,对于原巢址来说是陌生的。

随便摆放后,对于陌生的环境,工蜂会很快重新认巢试飞,所以很少发生打斗。即使发生,那也是因管理上的疏忽而诱发的,如长时间的开箱查看、随便露脾、饲喂过剩、蜜洒于地面或蜂箱破残而蜜香外溢等诱发的盗蜜性打斗行为,并非属于工蜂飞回原巢式的打斗。冬季则不然,工蜂因气温低,新陈代谢比夏季慢得多,且采集强度比夏秋季节轻得多。即冬季的工蜂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养精蓄锐,以利越过漫漫长冬。

综上所述,冬季的工蜂寿命极长,可长达几个月,尤其是高寒地区的工蜂可活得更长。若蜂群因各种原因转地,拉回原址后,就必须严格按照原来的摆放编序,重新对号放置,切勿侥幸随意摆放,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文:张河勇)


蜂疗蜡疗名家更多 >>
寻医问药更多 >>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