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人们对蜂毒疗法反应的差异,在采用蜂毒治疗疾病时,无论是蜂针疗法还是蜂毒注射液疗法,事先都应先进行过敏试验。蜂疗前试针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工作,尤其有些对药物过敏患者更为重要,一般试针常用曲池穴和志室穴。
为什么蜂疗前必须试针,谈一下我们为百余位患者试针的经历,也许对诸位有所借鉴。
蜂疗按理讲百分之百的人都可应用。对于没有任何注射和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可直接将试针蛰刺在医治疾病的有效穴位上,一般试针观察十分钟。对于有些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快速轻点蛰曲池穴或志室穴,留针五分钟。如果蛰针后皮肤急速变红者,应注意观察,出现荨麻疹瘢痕者,应即拨出蛰针。如果患者认定蜂疗,当天也不可再试针,最好第二天蛰刺老穴位观察。
我们在试针过程中,某女士,26岁,蛰刺不到两分钟上,自觉天昏地暗,两眼发黑,几乎不能坐立。而且面色青白呈紫色,立即拨出蜂针。让患者平躺,可按人中,几分钟后有感觉,睁开双眼,这时口服蜂蜜水,喝后几分钟觉清醒。由于患者要求,第二天蛰刺志室穴,十分钟内观察没有任何症状,患者有呕吐感,拨针后又观察二十分钟,没有任何副作用。最后此患者每次蛰刺不能超出4针,第一次蜂疗时要特别专注的观察有无其它症状。
某直肠癌患者男性,49岁,试针时无任何反应,第二天蛰刺时在第二针后,患者面色开始发红,速将两针拨掉,后又红到脖子根,患者又觉头上发痒,再观察,头上很多红色斑点,十分钟后身上出现不规则红斑。患者平躺喝蜂蜜水,口服开瑞坦一片,二十分钟后,症状缓解,患者家属及每个人才松下一口气。虽发生这种情况,患者也不愿意失去蜂疗的机会,以后每天2针,连续三天后,每天三针,三天后每天四针;最后可蛰刺二十多针,对患者的病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已经康复。
某女士,50岁,试针十分钟后将蜂针拨掉,过几分钟中,自己感觉眼前发黑,脸色青紫,唇色暗紫,只见点头,话也不能说了。口服蜂蜜水再服开瑞坦一片,平躺静养。二十分钟后面色恢复正常,患者开始有了勉强的微笑。后来继续蛰刺,只能加到三针,十几天后多加一针,马上感觉头昏眼花。为了不出危险,每天只蛰三针。后采用药物罐疗后,服用中药来弥补蜂针的不足。
蜂针过敏休克的例子还很多,一个兵团养蜂者,许某述:连队去蜂场拉蜂蜜,一战士被蜂只蛰一针,当时昏倒在地,按人中很长时间都无知觉。后来用拖拉机速送兵团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某蜂疗门诊,一位中年妇女每天可蛰二十多针,已近两个月。可是,有一天只蛰一针她就马上休克,不醒人事,急送医院抢救,才脱离了危险。使蜂疗人员和患者都不理解,每天二十多针没事,今日一针休克差点致命。患者恢复后才知原因,在来蜂疗的路上买东西,不慎将戒指丢失,四处没找到,十分气恼,情绪极差,也未向其他人告知消泄,结果只蛰一针,出现了上述的情况。
很多例子都需我关注,严格试针不可马虎。蜂针虽小,但有青连霉素过敏反应的威力,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危险,有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蜂疗法前必须严格试针。
1、方法是:
①用1只蜜蜂在病人背部志室穴蜇刺,蜇后20分钟拔出蜇针,或皮内注入蜂毒0.1ml(0.025mg),第二天在背部再做1次同样试验,每次按常规方法检查尿中有无蛋白质,若无蛋白质,则可进行蜂毒治疗。出现发红反应者为阳性。若无反应,查尿蛋白和糖为阴性者,再开始进行蜂针治疗。
②纯净蜂毒药剂可用于诊断性皮试和脱敏治疗。若蜂毒是针剂,可以进行皮下注射,第一次用0.25毫升,第二次用0.5毫升,第三次0.75毫升,每次注射后必须检查尿中是否有蛋白质。
③常规试针。以中华蜜蜂1只蛰刺患者的外关穴位或足三里,留针3min即将蜂蛰刺拔出,观察15min。若局部红肿直径<5cm又无全身反应者,为阴性反应,可接受蜂针治疗;若局部红肿>5cm,或有全身反应者,为阳性反应,则不能接受蜂针治疗。
④给患者前臂内侧皮下注射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生产的蜂毒皮试液0.1毫升(每毫升含0.0l毫克)或用1只蜂蜜点刺。半小时内红肿块直径不超过0.5厘米,24小时无全身反应即可正式治疗。如局部红肿直径超过1.5厘米,伴有红色皮疹或皮肤瘙痒者,为阳性反应。暂不能使用蜂毒注射液。皮试法主要用于需马上治疗的短期治疗患者。对慢性病患者应用过敏试验肌注法。其方法是:治疗前用0.25mg/创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后观察病人对蜂毒是否有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无反应者可开始正式治疗。如有过敏反应,每隔30-60分钟增加0.025-0.05毫克蜂毒注射量,连续2-3天。一个月后极少出现过敏反应。
2、试针的部位:应当选取红肿后不影响活动的部位。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不过敏或者过敏程度较轻的朋友,逐步加量,直到完全适应蜂毒后,就可以蜂疗了。
3、蜂毒的禁忌:
⑴在临床中,对患有心脏不好、肝炎、肾炎、性病、脑创伤、糖尿病、胆囊炎、麻疹、慢性皮肤病、尿崩症、急性传染病、白血病、血友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等应禁止使用蜂毒。
⑵对孕妇、哺乳者、女性患者经期、老年人、10岁以下的幼童要慎用。
⑶在过于疲劳、饥饿、体质虚弱、感冒等状况下,应当避免使用。
⑷心、肝、肾功能较差,严重结核病。
⑸值得注意的是,蜂疗期间,不能使用醇类或其它外用药。
⑹心情不好,喝风过量应停止蛰刺。
⑺过敏体质者,如有些对药物过敏患者。
⑻蜂针治疗期间禁忌辛辣热性食物及油炸食物,严禁大量饮酒,禁食螺、蚌、鱼、虾、牛奶等食物和服用含虫类的药物,以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⑼接受蜂毒疗法者,治疗结束后应休息10分钟以上,不宜治疗后即进行活动。
⑽治疗前不得吃得过饱。治疗期间不宜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⑾凡初次接受治疗者,出现较轻的疼痛,局部略有红肿,不必惊慌,更不要轻易停止治疗。如出现发烧、恶心、呕吐、惊慌出汗者,可应用镇静剂,如肌肉注射25毫克异丙嗪即可缓解其毒副作用。
⑿凡使用蜂毒注射液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使用。
综上所述:蜂针的疗程不能拘泥,如果病情较轻,又无太多的干扰因素,体质较壮实的话,蜂针刺激起效较快,有可能在反应期与适应期阶段疾病就已好转,不用1个月就可控制住疾病。如果体质亏虚,病情又重,加之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那么就起效较慢,需要较长的疗程。
4、蜂针疗法护理:
⑴情志调护: 蜂针之痛,尽人皆知,使人望而却步,但蜂针的治疗作用却鲜为人知。初次接受蜂针治疗的患者,最显著的心理特点是害怕蜂针的疼痛及其毒副作用。因此,在进行蜂针治疗前,应注重对患者的情志进行调护:告诉患者蜂针的治疗作用及原理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患者的忧虑和惧怕心理,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⑵ 发热、恶寒反应期的护理: 发热是蜂针最为常见的反应,本组示占治疗总量的99.4%;多在治疗的3~4次间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多为1~2天,一般表现为初期37.5℃~39.5℃,而后为低热或午后潮热。此时宜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配以中药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安卧,以助发汗。高热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防腠理闭塞。同时配合针灸发汗,可取大椎、风池、曲池、合谷等穴。此期应多饮水,通过排尿助毒素排出。
⑶风疹反应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风疹时,应嘱患者避免搔抓,禁食辛辣鱼腥等发物,宜清淡饮食,同时可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以祛风止痒。风疹患部亦可选用止痒酊、角毒搽剂等外搽。如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者,多为喉头水肿,应做好喉部护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抢救或气管切开。
⑷淋巴结肿大的处理 当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时,应嘱患者多饮开水,同时改变蜂针的位置,或减少蜂针的数量,一般可自行退却,若不退却者,则可局部敷以双柏油膏,以助消肿。
⑸头晕的护理: 患者头晕时应给予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同时测量血压,观察眩晕时的症状,同时给予艾条灸百会、印堂等穴,症状减轻后方可起床活动。操作中医护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噪音及移动床架。若伴有胸闷、欲呕者,应予针刺内关止吐防呕。
⑹局部反应的处理: 蜂针的伤口一般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搔抓。若遇反应严重者,蜂蛰处可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和内服,或用碱性肥皂、氨水等物涂擦(因蜂毒呈酸性,用碱性物质可中和其毒液)。
⑺ 高敏体质的患者护理: 遇到高敏体质患者,可以用点刺、散刺、少刺及间隔等方法来治疗,以减少过敏产生的机会;同时准备好肾上腺素(可用于升压)、氢化考的松(有抗炎、抗毒、免疫抑制和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用)、维生素C(解毒并加强氢化考的松的疗效)。急救处理时,可针刺人中配内关、涌泉等穴,以醒脑开窍。
⑻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如患有心脏病的患者进行蜂针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蜂针的用量,严密观察病情,如有心悸、胸闷不适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予平卧,针刺内关、神门,必要时须吸氧并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