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神经损伤包含颅神经损伤、周围神 经损伤或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1 蜂毒疗法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的机理
1.1 蜂毒对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蜂毒中的多肽和磷脂酶 A2 等具有亲神经 特性,对神经系统产生抗胆碱活性和神经阻滞 作用。蜂毒的抗胆碱作用,不仅可抑制中枢神 经和植物神经系统,还能抑制周围神经系统冲 动传导。
1.2 蜂毒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由于蜂毒可以激活细胞,增加细胞活性以及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蜂毒对机体损 伤细胞和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1.3 蜂毒镇痛效果明显
长期服用镇痛剂和激素的患者,经几次蜂 蜇之后可停服止痛剂和激素,说明蜂毒镇痛不但有近期效果,还有远期疗效,为镇痛药所不 及。蜂毒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扩大痛阈,降低疼痛的敏感性。从蜂毒对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来看,治疗剂量的蜂 毒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紧张度的作用,使大脑皮 层活动正常化,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调整物质代 谢从而促进神经本身的修复有关。
2 典 型 病 例
病例1:王先生,森林消防员,每年3月 15日至4月注射一次森林脑炎疫苗,有一次 注射疫苗时扎到了臂神经且伴有严重的局部神 经性损伤,此时患者肢体出现明显的疼痛肿 胀,因每年注射森林脑炎疫苗也会出现轻微疼 痛感,此次没有引起患者重视,以为1~2天后 就会好,此后发展到训练时,手臂不能做上举 或跨立动作,由于春季防火任务较重,就一直 也没有进行治疗,只是口服去痛药,治标不治 本。手臂功能一直受限,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 生活,直到9月份接受蜂针疗法治疗。在患者外关穴周围皮肤用75%酒精作常规消毒,待酒 精完全挥发后,将蜜蜂尾部拔出的蜇针刺在 外关穴皮肤处,随即拔出,刺点立现小皮丘。 20 min 后观察结果,若无泛发剧烈红肿、奇痒 等局部反应和皮肤水肿、皮疹、胸闷、气憋、 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发热等全身反应, 即可进行蜂针治疗。
第一次治疗,选阿是穴,是注射疫苗时疼 痛最明显处,取蜂针蜇刺3次。
第二次治疗,选穴曲池、阳池、合谷,每 次每穴2只蜂针。
第三次治疗,选穴肩髃、天府、肩醪、环 跳、阳陵泉、外关,每次每穴1只蜂针。
每次治疗间隔1~2天,以上穴位轮换蜇刺,根据患者身体反应的具体情况增减蜂针量。经1个疗程10次治疗后康复。
3 蜂毒疗法的操作方法
蜂毒疗法操作方法详见《蜜蜂杂志》2019 年第8期的《蜂毒疗法临床操作方法》。
4 预防与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外伤、利器割伤、压迫伤等,这些外伤轻时自行痊愈, 重则会诱发神经损伤,严重影响工作、学习、 生活等。发生外伤神经损伤时,要积极治疗为佳,争取早治疗,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加速康复进程。
注:为了治疗安全,蜂毒疗法临床应用前, 必须做蜂毒过敏试验,对蜂毒重度过敏的患者 或者有禁忌证的患者,应禁用蜂毒疗法治疗, 以免引起不良过敏反应;对蜂毒轻度过敏患者, 需做脱敏治疗后,方可应用小蜂量。蜂针散刺 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时间, 一 般间隔3~5天1次,循序渐进治疗。待患者完 全适应后,方可应用蜂针直刺法或活蜂蜇刺法。
来源:蜜蜂杂志2023年第11期(王 东/(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小根河森林消防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