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对糖代谢的调节机制
时间:2023-11-04 来源:本站 访问量:604
机体的糖代谢主要涉及糖的消化吸收、葡萄糖的摄取/分解以及糖异生等环节。胰岛素抵抗引发糖代谢异常,出现糖耐量降低,导致蚕豆病(即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肝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最为常见。蜂蜜防治糖代谢紊乱引起的上述疾病主要是通过调控血糖相关激素及糖代谢各环节中关键酶的活性,维持血糖稳定,改善胰岛素抵抗。蜂蜜的寡糖成分可能通过控制葡萄糖调节激素及多种食欲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肽YY(PYY)、胃抑制多肽、瘦素和胃饥饿素等)的分泌调节血糖水平,干预机体胰岛素代谢。据研究,低聚果糖等寡糖可通过增加GLP-1的分泌介导糖尿病小鼠中葡萄糖刺激诱导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高血糖和胰岛素敏感引起的肝葡萄糖产生,同时,刺激胰腺增强胰岛素分泌和β细胞增殖,降低葡萄糖吸收速率,抑制餐前胰高血糖素分泌,以及降低餐后血糖,维持葡萄糖稳态。蜂蜜干预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加,β细胞活力得到改善;蜂蜜增强了健康女性受试者的PYY响应并延迟了餐后胃饥饿素响应;食用蜂蜜后受试人群餐后血糖浓度较食用葡萄糖更低,即补充蜂蜜可减弱受试人群的餐后血糖反应,改善葡萄糖耐量水平,降低II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见蜂蜜对胰岛素的影响与寡糖类似,因此推测蜂蜜对胰岛素抵抗的缓解作用得益于其中的寡糖成分对血糖的控制。此外,糖类中的单糖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而双糖和多糖必须经肠道内肠淀粉酶、胰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和乳糖酶等各类酶催化水解成为单糖才能吸收进入血液,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控制膳食中糖在体内的消化吸收是保证糖代谢稳态的首要环节,其中的关键途径是抑制小肠淀粉酶、小肠刷状缘上双糖酶等的活性。蜂蜜的甲醇提取物富含酚类,可以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力,阻止双糖向单糖转化,减少单糖的吸收。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分解成为丙酮酸,即发生糖酵解,在体内葡萄糖的分解过程中,葡萄糖激酶(GK)、6-磷酸果糖激酶(6-PFK)和丙酮酸激酶(PK)这3种关键限速酶参与糖酵解的调节,口服蜂蜜可显著增加小鼠肝脏GK活性,在糖酵解第一步通过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促进肝脏中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以维持血糖稳态。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丙酮酸代谢。据研究,荞麦蜂蜜和油菜蜂蜜可以显著下调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的过表达,促使线粒体PDK复合体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减少丙酮酸因不能脱羧进入三羧酸循环而在细胞质中积累的现象,从而减少葡萄糖的合成,抑制血糖异常升高。糖异生是体内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重要途径,丙酮酸羧化酶(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是该过程的关键限速酶。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抑制GK活性,促进PC、PEPCK和G6Pase表达,导致肝脏中葡萄糖含量持续增加,并出现葡萄糖中毒症状,而蜂蜜可显著降低这3种限速酶的活性,减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一直被误解为不可被糖尿病患者食用,但其实一些蜂蜜GI较低,且其富含的酚类、寡糖等活性物质都已被证明具有抗糖尿病和降血糖作用。综上,蜂蜜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机制主要为:其寡糖成分可能通过控制葡萄糖调节激素及多种食欲调节激素,同时调控胰岛素分泌,改善葡萄糖耐量,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糖消化吸收相关酶活性;刺激糖酵解关键酶活性,促进葡萄糖分解;抑制参与丙酮酸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丙酮酸有氧氧化;降低糖异生关键酶活性,减少血糖来源。(来源:食品科学. 2023,44(01)北大核心,蜂蜜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陈思南,赵浩安,曹炜,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蜂产品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