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蜂疗故事

茫茫医海辟径人:记辽宁台安艺康中医蜂疗门诊肢残医生刘东斌

时间:2016-03-16   来源:本站   访问量:588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莫测。一个人即使身有残疾,但只要胸怀远大抱负,时刻勤奋拼搏,定能创造生命的辉煌。

  刘东斌,一位肢体残疾人,行医不到二十年,就扭转了风湿痹症是“不死癌症”的说法,创造了根治风湿骨病的奇迹,在台安地区开辟了风湿痹症康复治疗的新篇章。他凭着茫茫医海中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了残疾人生的辉煌。 

  (一)身残志坚,择业从医

   已是不惑之年的刘东斌,是新开河镇唐屯村人。三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双下肢瘫痪,靠拄拐和轮椅前行。因为身体有缺陷,曾经被人看不起。但他凭着坚韧和自强,成为一个艰难吓不倒、困难挡不住的男子汉。

   7岁便上了学,他的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得到老师同学的敬佩和羡慕。到了初中,每门功课在班级仍然名列前茅。知识带给他无穷的力量和乐趣,更让这个残疾青年开拓了视野,坚定了志向。他有两个志向:一是当作家,用文学艺术感染读者,倡导文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二是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恢复健康,让他们享受快乐的生活。由于他亲身体验了疾病的痛苦,中学毕业那年,便毅然考入朝阳市卫生学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开始了对医学的专研。在校的三年里,他克服了身体残疾的诸多不便,勤学苦读,用辛勤和汗水,换取了最优秀的成绩,毕业成绩全班第一。 

  (二)不断深造,乡医开诊所 

  毕业回到家乡后,乡亲们见了这位有志向的残疾青年,都惋惜地说:“东斌哪点儿都好,就是这双残腿把他耽误了!”言外之意是说没啥大出息了。可他却说:“腿残没关系,只要有技能,一样能干出大事业,生命也照样有价值!我只要不懈地追求、百倍的努力,理想一定能实现!” 

  他深知医海无涯,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开办诊所,为乡亲治病是不够的。毕业那年,他就参加了辽宁中医学院的成人自考学习。并多次去县恩良医院和县中医院进修,虚心向老医生、名医生学习,得到了台安名医杨成铃、周希吉、郭长江、王玉贤等人的指导和教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医疗技术,尤其在中西医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进修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做起了乡村医生。他奉行的理念是:为病人解除痛苦是神圣的职责,为乡亲们看病是最大的幸福,成为有用之人是最大的快乐。”不论白天黑夜,村里谁家有病人、他都第一时间赶到。风里来雨里去,不怕脏、不怕累,给病人接屎接尿、为病人口对口吸痰是常事。他待患者如亲人,问讯亲切和蔼,治疗准确无误,加之收费合理低廉,深受村民的欢迎。

   一次村里一名患者突发高烧,进入昏迷状态,被连夜送到县医院诊治。刘东斌也跟着到了县医院,跑前跑后,挂号取药,亲自为其护理,不离病人的左右。可贵的是他还将看病的全过程做了记录,把病人的症状及如何诊断、如何用药、如何护理及一些注意事项都详尽地记录下来,回去稍加整理,就成了一个诊治高烧的病例。行医几年后,基本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具备了全科医生独立行医的能力,取得了合格乡医的资格。2002年初,他同父母一起来到县城,在台东区邢台社区开办了“艺康”诊所。 

  (三)为治顽疾,进京求学

   在行医过程中,有些顽疾如老年病和风湿性慢性病,他只能给患者缓解病痛却不能根治,患者仍不能摆脱病痛的折磨,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感内疚。

   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一位雷屯村的患者来到诊所,她是位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曾多次到沈阳、鞍山、盘锦等地大型医院诊治,收效甚微,现已发展到疼痛难忍,生活很难自理的程度,曾几度想轻生。他详细检查后,习惯性地开了几副汤药,对患者和家属说:“这个病在中西医界被称作‘不死的癌症’,很难治愈,只能服点儿药缓解一下症状,治不了本,我也是爱莫能助。”患者和家属听后,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只好连连叹息佯佯地走开了。望着他们的背影,刘东斌不安了,虽然医疗领域有死角,但这也使自己感到愧疚。他深感自身责任重大,从此便反复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既能彻底根除这种顽疾,又能让患者在经济上负担得起呢?他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又是一名久经病痛折磨的残疾人。他最体量农民的困苦和艰辛,也最了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天生我才必有用”,他想:这不也正是我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好机会吗?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支配下,2005年年末,他毅然进京,求学拜师,去寻求治疗这种顽疾的有效良方。 

  (四)掌握蜂疗技术,攻克顽疾成真 

  他拖着两条残腿,在短短的几年里,5次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技术,研究实习微针疗法——薄氏特效腹针。专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颈间腰腿疼、脑血管供血不足及前列腺增生等疑难病和老年病。求学期间,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小青教授的悉心指教。2006年4月便获得了由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国蜂疗分会和中国生物针灸疗法研究会共同颁发的“全国特效腹针疗法培训班”结业证书,取得了薄氏特效腹针的执业资格。 

  就在他第5次赴京时,经赵小青教授引荐,结识了我国著名生物毒医学家、卫生部中医蜂疗协会会长、中医蜂疗学派创始人王金庸教授。年介八旬的王老得知他的情况后,深深被他这种身残志坚和敢于攀登医学高峰的精神所感动,破格收他为徒,传授他中医生物学知识——中医蜂疗学,并将他安排到北京市内的几个蜂疗门诊部门,与其它医师一道共同诊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疑难病症。期间,他看到了全国各地来京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的病例,也亲眼目睹了他们经过蜂疗,得到彻底治愈的事实。这使他无比兴奋,这种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顽疾,竟能被小小蜜蜂彻底治愈,真是神奇无比、魅力无穷。他也为找到了根治风湿病的良方,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通过在北京开展蜂疗的实践,他认识到蜂疗技术确是魅力中医中的一朵奇葩。他撰写的论文“中医蜂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被收录在《中华特色中医名家(论文集)》一书中。先后获得了“国际特色注册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九曲全息脏象诊疗技术结业证书”和“中医蜂疗康复师证书”,并获得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类12学分,还在《中国蜜蜂杂志》上发表了“蜂毒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等5例”及“中医蜂疗的魅力前景”等多篇论文。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蜂疗学术研究会,与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对中医蜂疗进行学术交流。经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管理办公室审核,同意刘东斌入库中国国家人才网,并取得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入库证书》。

   当他在北京蜂疗界小有名气的时候,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家乡还有亲人饱受慢性风湿病等疑难杂症的煎熬。他决心尽快回到家乡,亲手治疗各种风湿顽症,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2010年7月,他怀揣着国际特色执业资格证书和蜂疗技术资料,满怀信心地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台安。 

  (五)开设中医蜂疗诊所,独创“蜂疗五联疗法”

   他很快就申办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办理了工商执照。在所居住的小区里,开设了开展中医特色蜂疗技术的“艺康诊所”。经过县残联协调,现已成为城镇职工的定点医疗单位。 

  蜂疗在台安是个新兴事物,前来诊治的患者还不多。对此,刘东斌并没有丧失信心,并不怀疑自己的抉择。没有患者来,他就联系患有风湿病症的亲属、朋友和同学,为其免费治疗。同学常永义,患有足跟滑膜炎,经他几次蜂针蜇刺和物理疗法的治疗后康复了。有位来自盘锦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血沉增高、血色素下降、晨僵现象严重,每天穿衣服就得一个多小时,行动异常艰难。经过他的蜂疗,13天后,疼痛和晨僵明显缓解,周身感觉异常轻松,不到4个月就康复出院了。渐渐地,他得到了很多好评,更增添了信心,工作也有了转机。现在蜂疗技术已经被人们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蜂疗技术的神奇魅力。 

  今年年初,刘东斌又在鞍山铁东开了一家蜂疗养生馆,主要收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他往返于台安——鞍山之间,为推广蜂疗技术而奔波。 最近,他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结合当地大量的临床病例,成功开创了 “刘氏中医蜂疗五联疗法”。其特点是选择不同的经络穴位,施以不同的蜂针疗法,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共同治疗的作用,集中了中西医的优势,弥补了单纯蜂疗的不足,通过内服外治立体交叉式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种疗法见效颇捷,治病的同时不但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避免了常规疗法对肝肾、骨质的损害。该方法是一种无激素、无毒副作用、纯天然、纯绿色的生物疗法。 

  “残疾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特点”,这是世界残疾人大会提出的新口号,赋予了残疾的全新定义。刘东斌这位医海中的辟径人,用他的执着追求和勤奋努力,战胜残疾,改变命运,超越自我,服务社会,成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典范。他这叶医海中的扁舟,定能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蜂疗蜡疗名家更多 >>
寻医问药更多 >>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