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治疗鼻炎部海绵状血管瘤(四川广安巿岳池县同兴镇果兴北路 龙岳柳)
时间:2015-07-05 来源:本站 访问量:594
笔者,男,62岁,退休干部,2008年8月开始出现头痛,头昏,有时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右耳突聋,耳内积液很多,胀痛难忍。口齿不清,语无伦次,口水失禁。整个头颈部皮肤麻木,失去知觉。不思饮食,没精打采,无法上班。
在四川成都华西医院经专家组多次检查会诊,确诊为鼻炎部海绵状血管瘤。严重压迫脑组织及其神经系统,造成前述症状。专家组介绍此病现在还没有办法治疗,后去了多家医院也无能为力。
笔者从《蜜蜂杂志》看到了蜂针和蜂产品可防治各种各样的疾病的报道,虽然没有能防治海绵状血管瘤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蜂针和蜂产品能防治这么多的病症,说明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它们的治疗机理相通,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合理运用蜂疗对治疗自患的海绵状血管瘤应该是有所好处的。
在随后的学习蜂疗和管理蜂群过程中,头部,双手不时被蜜蜂蜇,慢慢的不怕蜜蜂了,适应了蜂蜇。
根据国内许多关于蜂针疗法的著作,科学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寻找专治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认为应使用治疗的穴位有: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直下陷中;
天柱穴,后头骨正下方陷窝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处;
太阳穴,在耳郭前面,前额两则,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稍后低陷处;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直上0.5寸;
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的窝陷处;
听会穴,耳屏间的前方,听宫穴下方2处;
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处即是;
上星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即是。
蜂针蜇这些穴位的主要功能是:舒筋活络,袪风除湿,软坚散结,升阳益气,清脑益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减压补神等。
笔者每天捉来蜜蜂,照着镜子,蜇上面所说10个穴位的其中任意5个穴位,今天扎这5穴,明天扎另外的5穴,轮流转,由1穴1针,增加到1穴2 针。同时服用蜂产品,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蜂王桨5g,蜂花粉10g,蜂蜜10g,蜂胶3粒,温开水冲服。这样蜂疗持续了5个月后,症状逐渐有所减轻,6~7个月后,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8~9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在华西医院复查,海绵状血管瘤消失,身体痊愈。笔者又开始了健康的新生活。
最后提醒想蜂疗的朋友,一定要试针确认是否蜂针过敏,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蜂疗。绝不能盲目,随意的使用蜂针。
(2-15-6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