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疗肝硬化
时间:2010-10-06 来源:本站 访问量:158
早期肝硬化系指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内各种胶原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Ⅰ、Ⅲ型胶原沉积增多为主。晚期肝硬化以Ⅰ型增多为主,早期以Ⅲ型为主,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Ⅰ/Ⅲ型胶原比率由1增至1.59,Ⅰ型胶原纤维增多,参与结缔组织的形成,其可逆性强,主要见于晚期肝硬化。
临床表现
早期肝硬化往往是“静悄悄”的,很难发现。由于早期肝硬化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故处于亚临床的病理变化阶段,但有部分早期肝硬化病人可有如下症状:
(1)早期肝硬化全身症状:主要有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少数早期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脸部色素沉着。
(2)早期肝硬化慢性消化不良症状:食纳减退、腹胀或伴便秘、腹泻或肝区隐痛,劳累后明显。
(3)早期肝硬化体征:少数病人可见蜘蛛痣,肝脏轻度到中度肿大,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一般无压痛。脾脏可正常或轻度肿大。
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常易与原有慢性肝病相混淆或不引起病人的重视,所以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肝硬化腹水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广泛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在此基础上出现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及腹水形成的临床表现。
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尚无特效疗法,药物疗法多为对症治疗。蜂毒疗法治疗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如配合服用蜂产品,则疗效更好。
解放军济南军区前卫蜂疗门诊部苏和祖等(1994)用蜂针疗法治疗肝硬化患者32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肝硬化3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并肝硬化2例,采用蜜蜂蜇刺穴位治疗,一般用蜂1O~25只,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同时服用蜂产品复合保健制剂。结果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5例,显效的21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
[典型病例]王某,男,30岁,江苏人。1990年4月某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经治疗后好转出院。1991年4月再次复发,住淮阴市传染病医院医治2月余,肝功能仍不正常,病情恶化转 上海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经14氨基酸、肝氨要素冲剂、肌草甘、益肝灵和干扰素等综合治疗无明显好转,后转入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自愿接受蜂毒治疗。体检:精神疲乏,慢性病容,神清,面、胸部散在蜘蛛痣,心肺听诊正常,肝肋T1厘米,质中等,腹水征①、脾肋下1.5厘米。
肝功检查: 总蛋白60克/升,白蛋白36克/升,球蛋白24克/升,SGPT297u,HBsAg 1:120。采用蜂毒注射液,每日注射1次,每次2毫升(0.5毫克),30天为1疗程,共治4个疗程。经1 个疗程治疗,食欲增加,腹水减少;第3疗程后,腹水消失,蜘蛛痣减少,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SGPT<40u),3次肝脏B超检查,门静脉直径缩小。
欢迎您登录本网站”蜂疗人物”栏目:战胜病毒弥漫性肝癌,蜂疗抗癌强人──王庆友先生
欢迎您登录本网站”蜂疗保健技术”栏目:消化系统疾病──查看更多有关“肝病”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