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养蜂技术

中蜂烂子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3-04-09   来源:本站   访问量:583

中蜂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蜜蜂,其结团紧密,抗病能力和采集能力非常强,泌蜡力强,省饲料,因而受到养蜂者喜爱。当前,中蜂养殖已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而烂子病是对中蜂威胁最大的病症,烂子病防治效果影响蜂蜜的质量与产量。例如,2003年与2004年冬末初春之时,四川省雅安市出现大量立蛆、烂子以及逃蜂现象等蜂灾,蜂灾来势汹汹,近乎打击了全部的中蜂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如何预防蜂灾以及治疗烂子病成为重中之重。

1 中蜂烂子病的主要病因

中蜂烂子病是指在培育的蜂房中存在已经死亡的幼虫,并且这些死亡的幼虫已经腐烂。在中蜂养殖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烂子病被称为物理性烂子病;由于囊状幼虫病毒引发的导致幼虫死亡腐烂的情况,被称作病菌性烂子病。导致中蜂烂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下。

微信图片_20230409203624.jpg

1.1温度骤变

由于养蜂在户外进行,遇到寒冷气流会导致天气骤变,使得蜂巢内的温度骤然降低,工蜂不能紧密团结,幼虫变得无蜂守护,无法得到保温处理,幼虫因受冻而骤然死亡并逐步腐烂在蜂巢中。另外,由于养殖者的失误,查蜂时工作不够细致,影响工蜂的脾性,使得工蜂腹部发热,形成高温蜂巢,在高温环境中幼虫逐步死亡,导致出现烂子病。因此,一定要做好蜂巢的保温防寒措施。
1.2蜂群哺育力不足
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适宜,蜂王的繁殖能力大大加强,蜂王大规模产蜂。但是,由于外界蜜粉过于丰富,导致工蜂大量时间用于采蜜,对于幼虫的哺育能力不能与蜂王产蜂能力同步正向变动,导致许多幼虫得不到工蜂照顾而大量死亡,并且腐烂在蜂巢中,形成大规模的烂子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确保蜂巢中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当。
1.3中囊病传染能力强
中囊病状幼虫病是中蜂烂子病的主要成因。由于中囊病病毒具有极其快速的传染性,身染中囊病病毒的幼虫逐步感染蜂巢内部的幼蜂,导致死亡的幼虫头部向上翘起,出现颗粒化组织内液,身体变为棕黄色,对蜂群形成致命打击。因此,发现出现中囊病传播之时,必须对于蜂巢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守护工蜂与蜂王。

微信图片_20230409203735.jpg

1.4蜂巢通风不畅

由于蜂巢内部的蜂群逐渐发展壮大,会导致出现大量的群体蜂脾,工蜂过于密集,内部环境过于拥挤,许多子脾、废坏巢脾充斥着整个蜂箱。加之由于蜂箱环境过于封闭,幼虫成群扎堆,此时的蜂巢如果窗口过小,蜂巢内部环境空气不能正常流通,会导致因供氧不足而出现中蜂烂子症状。此时,应将蜂巢中的废坏巢脾提出,打开蜂巢的巢门使得空气自由流通,经常进行换气处理。
1.5巢虫威胁
中蜂具有咬脾习性,一般蜂巢底部会形成大量的巢脾与蜡屑,经历巢虫产卵且孵化时成为巢虫的集聚地。如果蜂群较弱,会引起巢虫上脾危害,巢脾中出现“白头翁”的情况。如果巢虫危害过于严重,会引起整个蜂群无法阻挡巢虫危害,导致整个蜂巢溃散。因此,在养殖中蜂的过程中应加强蜂群培养,清扫蜂巢中的废坏巢脾与无用的蜡屑。

微信图片_20230409203837.jpg

1.6养殖不当引起烂子病

在中蜂养殖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养殖者提脾、摇蜂过程中的失误而导致回放幼蜂的过程中对幼蜂造成损害,进而引起烂子现象。另外,由于工蜂在花期会进行大量采蜜,而种植花草的养殖户为了减少虫类对于花的破坏,常常在花期喷洒农药,导致蜂群没有征兆的突然死亡而引起烂子病。因此,养殖者应提升自身中蜂养殖技术能力,而且养殖地点应远离喷洒农药的地区。
总之,中蜂烂子病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中囊病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导致幼蜂大量死亡腐烂;巢虫危害也是影响中蜂烂子病的重要原因,温度骤降、蜂群哺育能力不足、养殖操作不当以及蜂巢通风不畅等也是导致烂子病频发的重要原因。
2 中蜂烂子病防治技术
2.1非药物防治
(1)对于蜂巢内部的陈旧老蜂脾,应进行及时的换新处理。在早春时节与晚秋时节经过人工处理使得蜂多于子脾,而在蜂群大量产蜜期间应确保子脾多于蜂,使得蜂巢内部达到可以进行羽化的程度,才能从根本上防治中蜂烂子病。
(2)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清除蜂巢内部过多的幼虫,对于蜂王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保留强势蜂群,以确保子脾能完好生长。进入幼虫期时,将幼虫子脾重新融入其他蜂群中。也可以通过将原病群中的正常蜂子转移到健康蜂蛹中加以孵化。在此期间,应注意不得使用任何食物进行喂养培育,否则会引起蜂群激动而导致烂子病。
(3)淘汰蜂王时应对整个蜂群的幼虫进行全部淘汰,引进新蜂王。经常与周边地区的其他养蜂人员进行交流,对于蜂群进行杂交处理,形成更具有生存优势的新型蜜蜂。
(4)蜂巢内部及时通风、消毒,并提前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否则会导致蜂巢温度骤降或骤升而引起幼虫大量死亡。
(5)在蜂蜜成熟期间,对于蜂蜜的采取要适量,不能见蜜就立刻采取,这易导致没有食物来源的中蜂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蜂王的产卵孵化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在取蜜期间,一定要留下足够中蜂生存的蜂蜜,在中蜂活动期间应不取蜂蜜,保证蜂群有足够的蜂蜜平稳过冬。
2.2诱导断子防治法
使用药物对蜂巢内的烂子进行短期的清理去除,药物选择对成蜂及中蜂产品无危害的。将烂子清理干净后,对剩余的断子重新开始孵化。增强中蜂的免疫能力,减少出现传染的情况。
2.3药物防治
(1)蜂巢出现立蛆、烂子或者蜂不护脾的现象时,应取不多于20g的元胡进行4次煎制,熬成可以使用5次的汁水,冷却到常温后,用喷雾剂对蜂群进行喷雾处理,每天喷雾一次,5d为一个疗程。如果出现大规模的逃蜂现象,应在元胡熬制过程中加入1片氯苯那敏混合使用,3d喷雾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2)在冬末春初的天气寒冷时节,应对蜂巢采取保温措施,并且及时通风。取元胡20g、半枝莲不少于10g进行混合煎熬,每次熬制过程中加入1片氯苯那敏,每天喷雾一次,5d为一个疗程。
(3)夏秋非寒冷时节,应注意加强散热、通风处理,避免蜂巢内部温度过高引起幼虫死亡。取元胡20g、青蒿20g与1片氯苯那敏进行煎制,每天喷雾一次,5d为一个疗程。
(4)针对细菌感染导致的幼虫死亡,应取元胡20g、千里光20g与1片氯苯那敏进行煎制,每天喷雾一次,5d为一个疗程。
 3 中蜂烂子病防治管理措施
(1)中蜂蜂群的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蜂群传染病出现的概率,因此对于蜂群的营养要格外重视,在蜂群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蜂群粮食的需求情况,蜂群有了营养,使得蜂群更加健康,抵抗力增强,减少了烂子病病毒的出现。
(2)针对蜂巢的更新换代要经常进行,中蜂对于全新的蜂巢更加喜欢,通过适应中蜂的脾性,提高中蜂的生存环境质量,从而减少传染病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原有的老蜂巢存在携带病毒的情况,对于老蜂巢的及时更换也可以防治传染病。
(3)强群是从根源上提高蜂群整体抵抗力的重要方法,在养殖中蜂中,通过对蜂王的勤劳更换,加强蜂群的免疫力,减少蜂群受到病毒侵扰的可能。
(4)加强中蜂养殖户之间的联系,对不同地区的蜂种进行杂交处理,利用杂交优势研发新型蜂种,提高蜂群的整体质量,加强抵抗力,从根源上降低病毒传染的风险。
(5)通过针对中蜂烂子病产生的病因过程,利用药物进行提前蜂巢消毒整理,如陈年石灰法,在蜂巢出口进行陈年石灰的泼洒,让中蜂工作进出时将石灰带入蜂巢,减少烂子病出现的概率。
(6)在国家方针方面,应当由政府牵头,组建中蜂防治技术交流组织,针对中蜂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专业人士与当地养殖户联合讨论,集体分析,针对实际出现情况探究出现病状的原因、防治方法,记录并且编写成册,主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完善中蜂防治技术管理体系。
(7)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防治天气骤变引起中蜂大量死亡;制定中蜂淘汰标准,针对劣质中蜂进行及时更新换代,除此之外,利用智能技术对于蜂巢内部进行定时的消毒清理,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4 结语
中蜂烂子病,会严重制约蜂群壮大,也会影响蜂蜜的品质与产量。防治中蜂烂子病,使得中蜂烂子病不再横行,对于保证广大山区中蜂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文|温海荣、章连辉)


蜂疗蜡疗名家更多 >>
寻医问药更多 >>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