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有着生产天然成熟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由于价格不能体现价值,蜂蜜价格度间差距小等原因,导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逐渐形成的低度蜜生产局面,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低度蜜加工成“浓缩蜜”出口,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低价贸易的主要根源之一。 为了中国蜂业迅速发展,树立和修复我国蜂蜜形象,务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返璞归真,回到天然成熟蜜生产方式上来,还其自然本色。
蜂蜜是大自然赋给人类的营养佳品,要保持它的形象和魅力,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眯,务必天然、成熟、纯净、营养和安全,“返璞归真”比喻恰当与否且不论之,但它的用意是指要从低度蜜(又称不成熟蜜、稀蜜)生产经人们“加工”才完全成熟的蜂蜜,返回到由蜜蜂自已酿造的天然成熟蜜的生产方式上来,还其天然营养保健品自然本色。
所谓蜂蜜,系指蜜蜂主要采集蜜源植物蜜腺分泌的花蜜,经过反复酿造而成的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甜味物质。这里明确告诉人们:
一是蜂蜜的原料是来自蜜蜂采集来的花蜜;
二是黏稠的蜂蜜是经过蜜蜂反复酿制的封盖成熟蜜,而不是人们“加工”成熟的。
1、蜂蜜生产方式上的“变态"
天然成熟蜜的获得,是利用蜜蜂生命活动规律和它的特殊本能采集花蜜酿制成熟后由养蜂者摇取的。可是现在却不是这样,养蜂者频频取蜜,称之“高产经验”取得的低度蜜,实际上是花蜜或是花蜜向蜂蜜转化的过渡型糖液,人们采取加热浓缩办法完成了后熟阶段的转化,而得到的是“浓缩蜜”。
我国“蜜蜂采集‘蜂蜜’+人工浓缩”为成熟蜜两次性(两步)的生产方式,却成为主流,天然成熟蜜的生产基本不复存在,和“蜂酿蜜”常态生产方式相比较,经过加热浓缩的“人酿蜜”不能不说是蜂蜜生产方式上的一种“变态”行为。
2、我国低度蜜生产格局的形成
我国养蜂取蜜的历史有2000多年,一直生产天然成熟蜜。在漫长的旧式养蜂时期,养蜂者一年只取l~2次蜜,多者3~4次,割下蜂巢两侧封盖蜜脾,以布裹之而榨取。到了20世纪初开始推广活框养蜂,摇蜜机所取到的蜂蜜亦是成熟蜜。用割蜜刀削去蜜房蜡盖则是取蜜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低度蜜生产开始抬头。1982年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制订了蜂蜜“三等四级”标准以及商业部颁布的蜂蜜理化指标中,允许生产和收购含水量25%的39波美度蜂蜜,并扩大开来。在当时蜂蜜度间价差很小的情况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低度蜜生产盛行全国。直到现在36、37甚至35波美度特稀“蜂蜜”行销于市或成为“加工”的原料,收购部门把蜂蜜划分等级收购,随市场开放有蜜就有人要,加上成熟蜜和不成熟蜜一个价,促使养蜂者生产不成熟蜜。
3、长期维持低度蜜生产的症结
世人都知道低度蜜质量差,但有趣的是长期维持着低度蜜的生产状态。 养蜂者生产出来的低度蜜有市场,目前主要去向是卖给加工企业,经过浓缩成为“成熟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蜂产品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数量骤增。以安徽省为例,1978年前加工厂是个空白,而今加工能力较强的企业已达20多家,全国加工企业更多。每年争相收购低度蜜,据了解,有的厂家不收购成熟蜜或不给好价。对此,养蜂者不生产成熟蜜就不足为奇了。养蜂者和加工企业是我国蜂业中的两大主体,都为蜂业发展作出贡献,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激烈竞争,出口企业承担着巨大压力,以争取多出口创汇。但就恢复天然成熟蜜生产问题,价格不合理,蜂蜜度间价差小,没有实行优质优价政策,这是长期维持低度蜜生产中的症结和存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4、蜂蜜“返璞归真"势在必行
由现在生产低度蜜的格局改为生产天然成熟蜜的局面,是国内外形势的需要。从20世纪70年代未起,30多年生产低度蜜的习惯,回归到生产天然成熟蜜状态难度存在,他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我国蜂业发展和前途,应顺回归自然历史潮流,要强忍阵痛决心“归真”。
4.1 一切为了消费者 要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净化市场,做到蜂蜜等蜂产品不搀假不造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投放市场的蜂蜜应是天然成熟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保护蜂蜜天然色香味和它的全部营养成分,才能更加得到消费者欢迎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
4.2 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蜂蜜进入国际市场,只能是低价成交,以数量求效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浓缩蜜”而不是天然成熟蜜,很难竞争过其他国家,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务必“返璞归真”生产天然成熟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优质高价参与同际市场竞争。
5 恢复天然成熟蜜生产的措施
a蜂业主管部门会同商业、外贸、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等,应认真做好产销协调事宜,拟订和调整蜂蜜指导性价格,积极引导养蜂者生产天然成熟蜜。
b从国家蜂业发展和前途出发,以质量提高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恢复20世纪60年代的规定,不收购39波美度以及以下的不成熟蜂蜜。
c贯彻优质优价政策,要采用拉开蜂蜜度间差价这一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成熟蜜生产,试行以40波美度蜂蜜为基点,浓度每升一度,蜜价提高20%以上。采取激励办法,必然调动起蜂农生产天然成熟蜜的积极性。
d养蜂者和企业,建立互信互惠关系。养蜂者保证提供天然成熟蜜,企业应优惠收购。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李位三 摘自 《蜜蜂杂志》 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