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马武举为百姓义务蜂疗
时间:2011-01-15 来源:本站 访问量:489
“嗡嗡嗡……”一片蜂声,大大小小的蜜蜂在老人的眼旁、鼻边、耳梢穿梭飞行,而他对这一切似乎视而不见,不紧不慢地打开蜂箱,老练地取出一只蜜蜂,转身全神贯注地扎在患者的关节处。这位老人便是来自河南56岁的养蜂人,多年来,他通过用蜜蜂蜂针蜇人的方法,治愈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病人近百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养蜂人
“只知道蜜蜂酿蜜,没想到蜜蜂还可以给人扎针治病”。看着马武举娴熟地用一只只鲜活的蜜蜂给病人“扎针”,旁观的刘女士惊奇不已。
8月12日上午9点,在新泉桥附近的一间简易房外,十多位病人排队等候着。只见马武举正用镊子夹着一只蜜蜂给病人扎针。他每夹起一只蜜蜂,受到惊吓的蜜蜂都会本能地竖起毒针,刚一靠近病人肌肤,便毫不留情地将自己尾部的毒针狠狠扎进患者的血脉。而完成使命的蜜蜂很快就一命呜呼。
“大妈,疼不疼?”“一开始刺进去时,有点痛,不过过一阵就好了,虽然会有点红肿,不过刺过以后,疼痛的部位真的好多了。”正在接受蜂疗的王大妈说,因为有坐骨神经疼的老毛病,她慕名赶了过来,现在已连续“针灸”了好几次,感觉效果还不错。坐在一旁等候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也算这里的老客户了,十多年前就听说过蜂疗可以治风湿、类风湿,所以一向关节不好的他,也慕名赶了过来。 马武举最初接触蜂疗,也是从其他养蜂人那里获知的。5年前,他突然萌生出这样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不能用我养的蜜蜂来为人们做点好事呢?于是他开始钻研蜂疗技术,从书本到电视再到网络,通过各种渠道学习蜂疗知识。小有成效之后,他翻开地图,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辗转阳泉、青岛以及南方各地,开始了免费为百姓蜂疗的旅程。
家人强有力的支持,使马武举坚定了为百姓蜂疗的信念。他每年都会来阳泉待两三个月,免费为百姓治病,他说这是最高兴的事了,虽然吃苦受罪,但可以行善积德、多交朋友,苦点累点也情愿。马武举和妻子住在一个用木头搭建的简易活动房里,房间活动范围狭窄,七八月正是高温多雨的月份,没有电扇他们就忍受炎热,下雨时屋外下多大屋里雨水就会漫多高,加之蚊虫叮咬,条件就更加艰苦了。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也乐此不疲。
渴望蜂疗能发扬光大
记者采访之时,马武举正为几个病人治病,额头上已经沁满汗水,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医罢,马武举坐下来和记者攀谈起来,“每天都会有好几十个病人来治病,耗蜂上百只,作为养蜂人对蜂看得很宝贵,能不心疼么?可这是办好事,再苦也甜。”
马武举告诉记者,蜂疗治病很早以前就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蜂疗主要是利用工蜂尾部蜂刺中释放出毒液的药理作用来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蜂疗首先要对蜜蜂的性质有了解,接下来要对蜜蜂进行挑选,只有义蜂才可以治疗像肩周炎、颈椎病、风湿类风湿一类的疾病,它是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使患处活血化淤。每个病人所需要的蜂毒除了根据其病情来定外,还要看其忍耐能力。一般来说,有的病人诊治一次只需要一两只蜜蜂,有的则需要十多只,情况严重的一次则需要耗费蜜蜂更多。几天前矿上一位全身性疼痛的女士,一次就用掉蜜蜂20多只。一天下来至少有上百只蜜蜂为此献身。
翻开通讯录上记着的治好的病人,马武举兴致勃勃地举例,“康达小区有个小程,为了谢我治病撂下200元就跑,撵都撵不上,可这钱我不能要,之后还了她,她就买了我做的一些蜂胶、王浆等保健品说是报答。”“有个葛教授在这里治疗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病痛缓解好多,就拿着礼品来看我,我硬是不要,他最后就说送我几本关于蜂疗的书吧,我也就接受了。”“前年,南庄矿有个78岁的老人,手腕一直很硬,经过几次治疗就能动了,他很高兴,拿着绿豆、咸鸭蛋来看我。”“平定盂县的人听说了也都来我这看病,平定有个姓包的病人为感谢我帮我印了400张名片,我很感激。”……
“阳泉人都是有情有义的好人啊!逢年过节的时候总惦记着我,给我发短信拜年、祝福。”马武举说,“自己刚开始蜂疗时只是兴趣,后来觉得给人治病呀这心情就好,治好了心里面特别踏实。”
马武举告诉记者,“蜂疗必须具备养蜂和医学双重知识,但目前从事蜂疗研究的人多为养蜂爱好者,医学知识欠缺,而不少医务工作者对蜂疗缺乏了解,甚至持怀疑态度。这就影响到蜂疗这项传统民间医学的发展,如再不加强现有技术保护,培养接班人,蜂疗这一传统民间医学有可能面临失传。”马武举说,蜂疗其实并不是神奇艰深的技术,只要能与蜜蜂做朋友,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就一定可以掌握这项技术。他希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能将这门民间医学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