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的说法,从科学上讲并不准确。蜂针所含的不是毒,而是多肽类物质,它问题在于分子量大,只要控制好剂量,打断过长肽链,蜂针疗法就是安全的。
祖国大陆靠蜂疗治病,台湾省靠蜂疗养生;
蜂疗属于免疫疗法,它对一些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自体免疫疾病有独特疗效,例如多发性硬化症(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及去髓鞘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僵直性脊柱炎等。
台湾省蜂针研究会是当地惟一从事蜂疗研究与推广的法人社团。近二十年来,该会培养了五六十名蜂疗师,让台湾十几万人口在蜂疗上得益。从把蜂针当风筝,到蜂疗保健深入人心,该研究会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在首届海峡两岸蜂疗高蜂论坛举办期间,采访了该研究会的苏煐奇会长和叶兆云教授。
从深山际遇到痴情蜂疗
说到蜂针研究会的成立,苏会长表示这跟自己在深山里的一段际遇有关。原来,学农出身的苏煐奇,在八十年代时,曾于深山农场边工作边养蜂,当地很多高山族居民,因为地域僻远,就医条件差,就用自己的土办法治病,其中之一正是蜂针疗法,看到苏瑛奇在养蜂,他们自然会就地取材。对蜂蜇能治病,苏煐奇也有一个从诧异、好奇到关心、研究的过程。一方面,他对神奇的蜜蜂越来越感兴趣;另一方面,他渐渐觉得,高山族所使用的蜂针疗法比较原始,虽然有效,但弊病不少,有风险,治疗过程也痛苦。于是,苏煐奇下决心要对传统蜂针疗法进行改善,这直接促使他刚告别了农场工作,就于1991年成立了台湾省蜂针研究会。
在研究会成立之初,苏会长就着力于蜂针疗法的科研工作,他找到台湾中国医药大学的医学博士叶兆云教授。在叶教授的帮助下,台湾省蜂针研究会得以直接与国际接轨,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它很重视蜂疗的基础研究,而后才是临床应用。
叶教授说:在美国,蜂疗被称为替代医学,在中国我们称之为针石疗法。在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医学体系内,蜂针疗法已是被认可的有效疗法,它甚至搬进了医学教科书。
首要的是医疗安全
在祖国大陆,随蜂疗过敏案例的不断出现,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台湾省在此方面如何呢?
叶教授认为:首先,蜂毒的说法,从科学上讲并不准确。蜂针所含的不是毒,而是多肽类物质,它问题在于分子量大,只要控制好剂量,打断过长肽链,蜂针疗法就是安全的。
我们基本不会出现蜂针过敏的问题。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初期的过敏排查与试验。首先确认就诊者是不是过敏体质,这个过程包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有皮试等现代医学的方法。像问的方面,我们要知道就诊者自身及其家族的病史、过敏史。对一些同一性过敏症,像吃虾过敏的就诊者,自然也排除在外。二是在蜂针使用上,我们还会严格控制剂量。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散剌法,先拔出蜜蜂的蜂针,再把一针的剂量,分散剌到穴位周边的十个甚至二十点上,从而降低单点剂量,扩大皮肤承受面积,这样患者反应就会很小。
好医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就诊者是否合适蜂针疗法。叶教授笑着指了指苏会长。
苏会长表示:我们就是要把痛、痒、肿都降到最低,现在连小孩子也能承受我们的蜂针疗法。
蜂疗多用于保健
谈及台湾接受蜂疗的人群,苏会长说:我们有百分之八十的就诊者是为保健而来,多是一些亚健康的人群。韩国和日本基本也是这种情况,蜂疗多用来养生,而非治病。
我们在蜂疗上费用很低,而且是疗效第一,没有效果是不会收钱的。苏会长强调。
据了解,台湾省的医疗体系不包括蜂疗,所以,在全民保健的情形下,蜂疗的推广很受限制,这也间接造成了祖国大陆靠蜂疗治病,台湾省靠蜂疗养生的现象。
对蜂疗就诊者以求保健居多,苏会长从蜂产业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首先,蜂疗的内涵不仅仅是蜂针疗法这么狭窄,而应对症用蜂,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用蜂针疗法,雌激素不足要吃蜂王幼虫补充,而肝病则用蜂胶治疗较好。总之,就算不能把蜂产品提升到药品的高度,至少也要摆到保健品的位置,因为它是让人身体负担最小的保健品。 真如此,必会提高蜂农收益,并让更多人群从蜜蜂身上受益。苏会长说。
最初,我们讲蜂针,很多人以为是天上的风筝。苏会长笑了笑,显然他对这些年的努力,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接受了蜂疗颇有成就感。毕竟,相对于二千多万人口的台湾, 一种医疗体系之外的传统疗法,能在六十个人的努力下,服务于当地百分之一的人口,已是了不起的事情。
培训从养蜂开始
据苏会长介绍,台湾蜂疗师的出身,以非医师居多,也有专业医师来学习,但后者多出于兴趣,因为蜂疗未包括在医疗体系内,蜂疗师和正规医生的收入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一个对蜂疗一片空白的人,要想成长为合格的蜂疗师,恐怕得有几年时间。在这几年中,他要先从养蜂开始学习,了解蜜蜂习性;另一方面养蜂必有被蜇的时候,这也能增强其切身感受,从而更能为患者的安全着想。
叶教授补充道:我们会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理论教学,像养蜂学、病理学、中医经络、内科学等都有涉及。之后,就是漫长的临床实习期,这个过程要以年计,直到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蜂疗师。
苏会长承认,这样的培训方式,研究会的扩张会比较慢,但好处是,医疗安全有保证。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研究会从成立至今,还没出现过一例医疗事故。
未来的发展方向
台湾省蜂针研究会成立已近二十年,在蜂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据叶教授介绍,在科研方面,研究会主要与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展开合作,已在免疫疗法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免疫疗法就很热门,它是四种抗癌疗法之一,其他三种分别是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疗法。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和美国的阿拉巴马大学、辛辛那提大学都有过此方面的合作。
蜂疗也属于免疫疗法,它对一些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自体免疫疾病有独特疗效,例如多发性硬化症(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有关的发炎及去髓鞘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僵直性脊柱炎等。
除此以外,欧美国家的一些药厂,已经着力解决蜂针所含物质结构分子量大的问题,一旦相关专利性药品诞生,对传统蜂疗会有一定替代性。不过,因为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相关产品的成本一定会比传统蜂疗高,其效用可能也不如活蜂针剌,因为蜂针疗法着力于经络,所以用药量更小,副作用更轻。
期盼两岸多交流
2010年12月18日〜20日,首届海峡两岸蜂疗高蜂论坛暨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保健专委员会30年庆在风景秀丽的福建农林大学召开。对此次盛会,苏煐奇会长表示,对会议主持者福建蜂疗医院院长缪晓青教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蜂疗,非常欣赏。从事蜂疗二十年,自己和叶教授眼见到许多人因之受益,其中快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从让蜂疗更好服务于大众的角度看,两岸虽一水相隔,但此心相通。此次会议更为两岸之间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希望今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机会。同时,对两岸各自的研究成果,也要多沟通。两岸间应携手起来,共同为世界蜂疗事业做一份贡献,将正确的蜂疗理念植入人心,推动整个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3下-11-432)
附:叶兆云教授工作经历:
台湾花莲县基督教门诺会医院医师
伊朗设拉子市巴列维大学附设医院医师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研究生院营养系研究生助理
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营养系副教授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营养学顾问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营养系系主任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营养研究所所长
下一篇:台湾蜂疗簡介